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9版:郑州民生
3  4  
PDF 版
昨天本报刊发的两条新闻引发热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昨天本报刊发的两条新闻引发热议
一个有关“医卡通”,业内人士称,短期内各医院联网不太可能 一个有关“打呼噜”,医生说困了就停路中间睡觉可能是鼾症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2  来源: 郑州晚报  
  “医卡通”在综合医院推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开车时因打瞌睡发生车祸的概率大

  “医卡通”已经在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推行。这一方便患者的服务模式,短期内是否有可能在其他医院推行?在推行的过程中,将会面临什么问题?昨日,不少读者打电话咨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昨日本报刊发“困了就停路中间睡觉”的新闻后,一些市民打电话说,他们有时正看着电视也会睡着,不知是怎么回事。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的医生来电提醒说,这很可能是由鼾症引起的,它的危害还不小呢!

  晚报记者 马燕 通讯员 唐江文

  晚报记者 邢进

  昨日上午,市民陈女士带着5岁的孩子到家附近的市五院看病。挂号、就诊、交费、检查,整个过程下来,陈女士一共往返相关科室和一楼大厅三趟。如果使用“医卡通”,陈女士只需在结束所有的就诊流程后,到收费处打印发票和清单即可。

  市五院医务科副科长李培亮说,其实在几年前,院方已经考虑过推行“医卡通”,但因种种原因计划搁置下来。“从宏观上讲,这是好事,既方便了患者,院方的工作量也没有增加。”但是,相对于市妇幼保健院来说,市五院是个综合医院,不像专科医院患者人群相对单一,所以推行起来难度要大得多。李培亮说,以市妇幼保健院为例,孕妇一般从围产保健到生育,都会固定在一家医院。而综合医院的病人,可能这次在一个医院就诊,下次就换到另外一家医院了,又不可能每家医院都办一张卡,“所以病人肯定会感到受限制”。李培亮认为,如果要实现持一张卡就可以在所有医院消费,需要成立一个类似银联的机构,“这不是一家医院可以完成的事情,必须要有政府投入,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

  不过作为有益的尝试,市五院已经在部分科室进行电子病历的试运行。李培亮说:“纸质病历保存起来非常困难,而电子病历的推行,则使全部病历可以保存在数张光盘上。病人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要求打印。这也是进行医卡通探索的一部分。”

  病人流量居省会医疗机构前列的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称,院方已经开始了推行“医卡通”服务模式的准备,各项前期工作都在进行中。

  患鼾症最好别做驾驶员

  患严重鼾症,不适合干哪些工作呢?首先是驾驶员。张旭东说,如果汽车司机患有鼾症,严重的甚至可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睡着。“由于打鼾憋气者睡眠质量下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力降低,发生车祸是对照人群的7倍。这一点国外众多的调查数据都已证明。”

  同时,飞行员、高空作业者、警卫和保安人员、精密仪器的操作者,患上鼾症都要引起重视,防止工作中出现差错。线索提供 杨波

  患上这种病的人为数不少

  “平时来就诊的患者中,有很多人都和这名男子的情况相似。”昨日上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旭东告诉记者,从文字描述的情况看,该男子患上了鼾症,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打呼噜”。

  据张主任介绍,“打呼噜”本身不是病,但是习惯性“打呼噜”连续3个月以上、声音超过60分贝,通俗一点讲达到影响同一个宿舍的人休息,导致他人烦恼和不满的程度便可诊断为鼾症。他说,有的人打鼾声比较响,睡觉时身体时常翻动,甚至突然间坐起,憋醒后常常感到心慌、胸闷。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不好,睡醒后仍不解乏,因而白天常常嗜睡和困倦。严重的患者在吃饭、与人谈话和看电视时也经常打瞌睡,甚至在骑自行车时因瞌睡而摔倒受伤,“驾车时在停车间隙突然睡着,也就不足为奇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