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人物故事
3  4  
PDF 版
一个卖报老太的幸福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一个卖报老太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72岁,月入千元,知足,自立,快乐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1  来源: 郑州晚报  
  维持报摊的整洁,是老人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
  接到采访卖报老太太的选题任务后,我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个个头很小、腰身极驼,戴着又大又圆的眼镜,每晚都站在鼓楼广场卖报纸的老太太。没错,她就是一度感动整个南京城的卖报人。在南京,许多人都对她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南京大学教授不惜绕远路到她那里买份《金陵晚报》,泪流满面的大学生一次性买下她所有的过期报刊……

  郑州有这样的老人吗?带着这样的心情我找到了本期人物故事的主角——李凤英老人(左图)。但,与想象截然不同,眼前的这位老太太健谈、开朗,好像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她有着让人久违的知足常乐的心态。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樊高宇 任中敏/文 晚报记者 赵克/图

  敬业的她

  “报纸被晒黄会影响我的形象”

  早上6点钟,当上班族还没睁开惺忪睡眼时,在嵩山路与棉纺路交叉口,一位老太太已经领来了报纸,开始在地上忙碌地分报了。她要赶在人们上班路过她的报摊之前把报纸分好,把她的报摊摆好。这,就是她每天生活的开始。

  李凤英今年72岁,已经守着报摊度过了12个春秋。如果您经过嵩山路与棉纺路交会处的东北角时,一定会看到她。

  上午10点多钟,在好嘉利门口的公交站牌旁,李凤英正向路人叫卖着她的报纸。不管路人在意也好,熟视无睹也罢,她都一如既往。“卖报要能守得住地方。”李老太告诉我们,她卖报12年来一天也没停过,就连春节也照样出摊。“如果人家大老远地跑到我这里买报纸却找不到我,那不是对不起人家吗?”这是老人常说的一句话。

  有顾客来报摊时,老太都会站起来迎上前去,要么耐心回答问题,要么热情地和顾客交谈。“你整天这样站着不累吗?坐下来歇一会儿吧。”我有些心软地劝她。

  “不累,习惯了。你不知道,这卖报啊,坐着和站着不一样,吆喝和不吆喝不一样。”老人一边推托着,一边向我说道,“你要是坐着,顾客会以为你无所谓,本来想买你报纸的也会走掉了,人家到哪儿不能买,为什么非要在你这里买呢?要是站着,热情一点,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干什么都要有决心。”

  “她的报纸比她的人都重要。”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下雨了,她会先把报纸盖起来而宁愿自己淋着;有太阳了,她就把报摊挪到阴凉处,自己被太阳晒着也无所谓。用老太太的话说,晒黄了报纸会“影响我的形象”。

  豁达的她

  做布匹生意攒了十来万,用3年时间周游各地

  李凤英出生在兰考县农村,家里条件还不错,父亲是县里的河务局局长,但这并没影响她勤劳的本性。

  李凤英姐弟6人,她排行老二。由于家里地多,她上到六年级便退学了。16岁进了开封烟厂做工,几年后被抽调到郑州国棉四厂。之后,她和同在一个厂里的兰考老乡栗先生结了婚。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是28元,属技术工种的丈夫是70多元。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幸福的双职工家庭了。

  1981年,栗先生因脑血栓不幸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她的身上。此时李凤英已经有了6个孩子——4个儿子、2个女儿。其中只有老大成了家,最小的女儿才11岁。想靠每月100元的工资养活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许多人劝她改嫁,她拒绝了,她是个要强的人,要靠自己来养活儿女,养活这个家。

  李凤英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下海经商!她带着从亲戚那里以一分五利息贷来的1万多元钱在友爱路做起了布匹生意。也许是有做生意的天赋,也许是天道酬勤,她从广州进的第一批布畅销,头笔生意便赚了几千元,她更加卖劲了。

  这样一干就是8年。她用挣来的钱供儿女读书,又相继给他们成了家。后来市场搬到了纺织大世界,她便收手不干了,这时手头攒了些钱,“十几万吧,当时流行万元户,这已经算是很大一笔钱了。”老人自豪地说。有钱后,她没做守财奴,而是非常时尚地选择了周游各地。接下来的3年,她便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各个城市穿梭游走,如一片闲云。

  该看的地方都看完了,按说60岁也该安享晚年了,可她却闲不住。“在家待不住,就到公园唱戏,时间久了也觉得没意思,老了也应该有价值,总想着再做点什么事才对得起自己。”

  李凤英的二儿媳以前卖过报纸,看婆婆这样,就建议她去卖报纸,理由是几乎不用本钱,不会赔。李凤英同意了:总比没事干强,权当锻炼身体。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她这一干就是12年,而且还将不止12年。

  有头脑的她

  在“饿死好几个卖报的”这种摊位,她却一月能挣千把块

  1995年,李凤英做起了报纸零售工作。

  她一开始卖报的地点是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那里公交站牌多,人流量大。刚开始卖时,买的人很少,她就到站牌那儿给人家读报。拣几条重大的、有吸引力的新闻读给等车的人。她这一招很奏效,很快便招来了不少顾客。

  2005年10月,小女儿下岗了,李凤英就把她经营了10年的摊位给了小女儿。可她只在家里待了几天就憋不住了,又出来摆了一个摊,地点选在了嵩山路与棉纺路交会处的东北角。一开始,周围的人都取笑她,“这里都饿死好几个卖报的了,你还敢来?”李老太不信邪,从最开始的一天卖五六份,一直到如今的百余份。“每个月的收入在千元左右,比起小女儿那个报摊还差得多。”

  自立的她

  卖报纸只为有个事儿做,给儿女树个好榜样

  老人说,她的报纸卖得多并不是因为比别人便宜,而是靠规规矩矩卖报。

  《郑州晚报》曾经搞活动,买报送水,还可以参加刮刮奖。有的卖报人见有利可图就把水留下。老人提起来就很气愤:“咋能这样?卖报就要规规矩矩,要求怎么卖就得怎么卖,贪图小便宜是留不住顾客的。”对于刮刮奖,老人更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刮到伞之类的小东西,我当场就给人家,我这里还刮出过彩电呢!我就告诉人家去报社的路,让人家去领。”

  你听说过卖报纸不要钱,还借给人车费的事情吗?买李凤英报纸的有好多都是老客户,有的会专门骑车到这里来买。有时路过的人没零钱坐公交了,就拿张大票来买报纸,如果李凤英找不开,人家又急着走,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拿出几个硬币塞到人家手里。“现在都有欠十几块的了。”她哈哈地笑了起来。

  “那你就不怕他们不还吗?”

  “现在的人素质都高,不会的。”老人语气很坚定。李老太说,从1956年来到这里,她也算见证了郑州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天天都能看到一些温暖人心的小细节。比如,人们把垃圾握在手里不再随地丢弃,比如找错钱主动退回来。“我刚来时,这里都还是土堆呢。”李老太指着脚下的土地,“国棉四厂是我们亲手盖起来的,郑州发展太快了。”

  李老太说她的退休工资足够花,之所以卖报,一是为了有事做,二是赚的钱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衬一下孩子们,这样才能给他们树个自立的榜样。

  问及她这一生最幸福的是哪个阶段,出乎我们意料,不是安稳的铁饭碗时代,也不是暴发的个体户时代,老太太脱口而出的是:卖报纸之后,包括现在,直到将来卖不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