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密码
3  
PDF 版
《金瓶梅》与王世贞
《金瓶梅》与李时珍
从方言中考证真正作者
作者是笑笑先生屠隆?
王世贞写就《金瓶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王世贞写就《金瓶梅》?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4  来源: 郑州晚报  
  “兰陵笑笑生”是《金瓶梅》作者署在书上的名字。显而易见,这不是真名。作者为什么要署笔名?这位兰陵笑笑生又究竟是谁呢?

  在《金瓶梅》成书的年代,文化的正宗是经学,然后是史学、文学。文学之中又以诗文为正宗,至于小说和戏曲,则一概被视为“闲书”。在那样一个普遍蔑视小说的时代,加之书中又有大量男欢女爱之事,作者不署真实姓名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能找到最早的《金瓶梅》版本是1617年的万历丁巳刻本。在这个版本中有篇《金瓶梅跋》,跋的第一句话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而在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也就是说,兰陵笑笑生是明嘉靖间“一巨公”、“大名士”。围绕着这样的提示,自明清以来,人们对作者的真实身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在明代可以称得上“大名士”的人实在是不少,王世贞、贾三近、屠隆、李开先、徐渭、王稚登等许多著名人物都被诸多各持己见的研究者列入了疑似《金瓶梅》作者的名单中。从《金瓶梅》的手抄本问世后,一直到上世纪末,该书作者的候选人加在一起是53个,有名姓可考的是23个。在这其中,有一种说法时间最长、流传最广。这种说法从明朝就已开始,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这就是“王世贞说”。

  在明朝的记录中,王世贞是最早拥有《金瓶梅》手抄本的人之一。而到清朝时,宋起凤在《稗说》中直接写道:“世知《四部稿》为弇州先生生平著作,而不知《金瓶梅》一书也先生中年笔也。”

  宋起凤所说的弇州先生就是王世贞。王世贞是江苏太仓人,明嘉靖到万历年间的著名文人,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官至刑部尚书。

  做过大官,又是当时文坛的领袖,应该说王世贞确实符合“一巨公”和“大名士”的标准。至于人们为什么说他写了《金瓶梅》,还要从一则数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说起。相传,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得到了一个宋人的《清明上河图》,因为严嵩很爱收藏古董,听到消息后去向王忬索要,但王忬舍不得给他,于是找人画了一张赝品给严嵩,后来一个裱衬匠告诉严嵩这个画是假的,严嵩大怒,于是加害于王忬。

  一心为父报仇的王世贞打听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喜欢看带有情色描写的小说,于是专门写就了《金瓶梅》送给严世蕃看,在把书稿给严世蕃之前,王世贞在每一页的页脚都沾上了少量的砒霜。事情果真就像王世贞所预料的那样,严世蕃得到这书后爱不释手,沾着唾沫一页页翻看,当全书看完后,严世蕃也毒发身亡。而1967年,发生在王世贞故乡的一件事似乎更为这种传说添上了注脚。

  在江苏省太仓市牌楼镇牌楼村,有片农田在1967年前还是一大片陵墓,墓主就是太仓本地的望族王世贞家族。在这片墓地中,最大的3个坟墓就是王忬、王世贞和王世贞弟弟王世懋父子三人的坟墓。1967年,当地农民在破四旧的号召下,推倒了陵园,挖开了所有的墓葬,平整土地,准备变为农田。

  因为历史上有严嵩陷害王世贞父亲被砍头的说法,在当地老百姓中间一直流传着王世贞的父亲下葬时装了一颗金头的传说。所以当村民们把棺材从坟墓中挖掘出来后,大家都想看看传说是否属实。

  就在这口打开的棺木中,村民真的看到了一个假头。但却不是金头,而是像石膏一样的东西。老百姓拿铁耙去敲,但敲不开。面对这个不知用什么东西做的假头,村民很是畏惧,趁着天黑,一位胆子大的村民把它扔到了墓地旁的河里。墓地中的发现似乎在印证着那个传说,同样似乎也在印证着王世贞就是《金瓶梅》的作者。那么,历史上王忬真的是被严嵩害死的吗?

  据《明史》记载,王忬曾任蓟辽总督、监察御史,1552年受命赴浙闽率军抗击倭寇,屡破倭寇。第二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上书弹劾严嵩,结果反被诬陷致死。王忬、王世贞父子因支持杨继盛而与严嵩父子结下了恩怨。1559年,蒙古俺答部大举进犯,直逼京城,严嵩借机诬陷王忬防守不利,王忬遇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