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人物
3  4  
PDF 版
徐壮志:发回汶川首篇消息第一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徐壮志:发回汶川首篇消息第一人

中原网  日期: 2008-06-06  来源: 郑州晚报  
  徐壮志,第一位进入震中汶川县城和重灾区茂县县城的新闻记者,并发出了震后来自这两个县的第一张图片、第一篇现场报道。近日,在他返回北京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悬停 我可以跳下去

  “在灾区采访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没有办法到新闻现场去。”徐壮志说。第一次去茂县采访时,跟他比较熟的那架飞机要先去卧龙返回后再去茂县,因为这样就要多消耗2个小时时间,徐壮志就放弃了,转而在机场采访,同时等待其他去茂县的飞机。

  采访一个小时后,果然得知有一架去茂县的飞机就快起飞了,他赶紧赶了过去。但是飞行员不让他上。“多带一个人,如果出了事,别人就要多承担一份责任的。”他告诉记者,“那时真没办法,但没办法也要想办法,一定要去的。”他问机上“谁说了算”,飞行员告诉他是机长。他找到机长,就跟机长说:“你们不让我上,我的饭碗就丢了。”机长同意了他的请求,可是上去后飞行员告诉他,“我们不落地的”。原来这架飞机承载的是水利部的专家去考察沿线水坝情况的,不着陆。徐壮志一听就着急了,“你们不降落,我上来干吗?”徐壮志对飞行员说,“要不,你给我悬停一下,我跳下去。”最终善良的飞行员还是为他着陆茂县,留下他后便飞走了。记者问他:“如果悬停真的就跳下去吗?”

  “跳,当然跳。”

  没事 这些不是问题

  碰巧 只是碰巧而已

  5月12日晚,正在南京学习的徐壮志给社里发短信要求去四川震区采访。13日中午,上午还被要求待命的他突然接到立刻去成都的通知。他立刻起程,因为走得匆忙,去的时候就带了电脑、相机、身上穿着的一套军装,连准备采访本的时间都没有。

  飞机在成都上空盘旋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双流机场降落。他的一颗心才算稍稍平息了下来。他担心“如果不能降落,就要晚一天到成都了,会漏掉很多消息”。

  “谁也不知道震后汶川的情况,汶川是焦点,全世界都在关注汶川,都在期待着汶川的消息。”徐壮志说,“13号那天救援直升机一直没有办法着陆汶川,军区肯定会继续派飞机去。我第二天早上7点多就出发去机场了,去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到汶川去。”到了机场,恰好有一辆越野车经过,徐壮志挤了上去,顺着绿化带一路颠簸到直升机那里时飞机已经准备起飞,“再晚2分钟就赶不上了”。

  他说,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汶川降落,如果不能就只好回来再等下一架。一上飞机他就开始紧张——摄影记者没能赶上飞机,而作为文字记者的他手里只有一个傻瓜相机。“全世界都在期待汶川的照片,如果拍不下来可怎么办?”从他叙述的口气中仍能清楚地感到他的紧张,“幸亏那天天气放晴,我拍下了汶川震后的景象。”

  徐壮志成为进入汶川这个震中“孤岛”的“第一位”记者,他发出了震后汶川的第一张图片、第一篇现场报道。一时间他成了媒体的骄傲,成了被关注的焦点。徐壮志挠了一下头发说:“这件事对别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对我来说是‘瞎猫碰着了死耗子’。”

  从14日开始,到21日晚上返回北京,他每天最多能睡3个小时。“有时候会觉得脑袋木了,但绝大部分时候是非常精神的,身体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状态。如果全世界都在等你的消息,那你就会很快地爬起来了”!

  有次采访某红军师装甲团团长和政委,说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聊,就找了座桥,他们在桥的这头坐着,桥的另一头放着遇难者遗体,已经腐烂。空气中的味道很难闻。他们就这样采访了两个小时。

  在灾区采访时应该带点消毒的东西,但他只要了几个口罩和手套。“没事,从1998年抗洪到2003年非典,我都参加过。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中的可怕。”他笑着说,“那么多人都在那儿,人家不怕,你怕什么。就算是大坝溃堤了,也没事,那么远呢,来得及跑的。”

  “没事”是他话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之一。在他看来,很多事情都“没事”,消毒的东西没有带没事,没带吃的没事,遇到余震也没事,危险没事,晚上不知道睡哪里也没事。他说:“没事,这些都不是问题。”

  感动 为了那里的人

  “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这是徐壮志在采访“神五”的时候,听到杨利伟出仓后说的第一句话。徐壮志说:“现在我最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动。”

  “现在的中国真的不一样了,一出事,大批的物资从四面八方呼呼地就运过去了。”运送救灾物资的有QQ、面的、卡车,有宝马、奔驰。因为进入北川送物资的车太多,以至于绵阳不得不实行交通管制,只许应急车辆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热情很让人感动!

  “这么多年我没流过那么多泪,在那儿,有那么多的细节让我感动。”徐壮志说,“直升机上那个坚强的女孩王天怡,她每朝我笑一次,我就哭一次。”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大家都特别关注抢救生命,现在抢救生命结束了,进入到灾后重建,大家以为没事了。其实,现在灾区的人们是因为忙碌暂时忘记了忧伤,等到他们回到家里,开始生活,那种伤痛肯定难以度过,而且怎样在伤痛中继续生活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转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