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登封时报 新都万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4
禹都阳城辨疑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杰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杰祥

夏部族是古老的黄帝族的后裔,最早生活于今嵩山地区。早在战国时期,文献多记有“禹都阳城”。《旧志》:今为告成镇,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该书山川条又引《元和志》云:“嵩高山在告成县西北三十三里。”清代告成镇,即唐代告成县,在此以前称作阳城,今仍称告成镇,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约15公里,南与箕山隔颍水相望,北距嵩山10余公里,上述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此地。

“禹都阳城”在今告成镇一带,不仅文献记载明确,还有考古资料作为确证。197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今告成镇的东北隅、发现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城垣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700米。……在北城墙上部的夯土层中,还发现包含有极少量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陶片,没有发现更晚的遗物。因此,我们初步认为这座夯土城垣应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建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座古城址内还发现有成批的带字陶片,其中在一些战国陶片上印有“阳城仓器”的陶文,字体工整,结构严谨,应是当时官府的印记。这就确凿地证明该城址就是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故址。

更为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告成镇的西侧王城岗上发现一座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河南龙山晚期城堡基址,其后又在城堡基址之上发现一座更大的城址,该城址东傍五渡水,西邻八方村,北倚嵩山南麓王岭尖,南抵颍河北岸,“城址为长方形,东西向城墙复原长600米,南北向城墙复原长580米,城址面积复原为34.8万平方米。”两座城址虽略有早晚,但都同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这座城址的时代和地望及其规模,均与文献所记“禹都阳城”的时代地望及其规模基本符合,因此,它应当就是禹所都居的“阳城”所在地。

禹所推行的种种变革举措,出自于他的“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他作为一位被推选出来的部族首领,始终关怀着部族群众的安危,为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而操劳奔忙。禹治水,是他在总结前辈只堵不疏导致治水失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取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方法,终于使治理洪水获得了成功。

禹治理洪水、发展农业生产,是他“以民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也为后世人们更为后世政治家树立起一个光辉典范。

禹在推行变革的实践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作风。累得大腿肌肉瘦削殆尽,小腿汗毛全被磨损,疾风吹乱头发,大雨淋透全身,他却不顾劳累继续安置各个部族。禹作为一位圣贤之人,仍然这样不辞艰辛!禹作为部族首领,亲执农具,带头耕耘。《史记·夏本纪》又云:禹治理洪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意即禹全力以赴治理洪水,十三年当中,几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时间回家。生活上,他节衣缩食,把好的食品用来祭祀神祖;居室简陋,把建筑物资用来兴修农田水利。后人为感念于他,把他奉为社神,世世代代加以供奉。

禹的以民为本思想、开拓进取精神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作风,构成现今所称作的“大禹文化”的核心内容。“大禹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事迹为历代人们讴歌和赞颂,“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生活于现今的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大禹文化”,为建设更为丰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69311 2017-07-20 00:00:00 四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杰祥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