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押题班”声称有渠道,考试不过就退费
毛振华控诉黑龙江亚布力管委会欺压
北航博导 遭实名举报性骚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考研培训班“神押题”有哪些内幕真相?
“押题班”声称有渠道,考试不过就退费

新华社电 2017年底,一起考研数学疑似“漏题”事件,将考研培训机构“神押题”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培训机构推出的天价押题班,是“忽悠”还是另有内幕?“神押题”靠的是教师的多年经验还是特殊身份?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天价”考研培训高达20万元

“不过退费”“保障协议”均是“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以“神押题”为噱头的各类考研“天价班”在多地火爆。

在重庆,某考研辅导机构承诺与考生签署“保障协议”的培训产品中,最便宜的“会计硕士全科钻石彩虹卡”18800元,最贵的“学硕、经济专硕、临床医学综合全科至尊彩虹卡”128000元起;在江西,中公教育涵盖初试到复试的全程协议班,收费3.98万元;在北京,配备有辅导员的VIP一对一服务“天价班”,费用通常在10万至20万元。

记者发现,这些声称“效果极佳”,愿意签“保障协议”,保证“不通过退款”的“天价班”,实际上多是“忽悠”。

以押题“高命中率”作噱头、博眼球。“很多培训机构通过晒押题成绩单来吸引生源,其实有很多猫儿腻。”一位江西考研公共课辅导教师孟教授说,不少押题其实只是内容挨到了一点边,就单方面宣告成功,甚至还有些机构根据后来发布的考试题,偷偷修改之前留在网上的押题材料。

不少向学员承诺“必过”的天价班,通常都会签订所谓“保障协议”。重庆一培训机构经营者杜某告诉记者,“保障协议”其实并无保障,往往只是对于考不过的学生退还部分学费。如江西某教育机构收费3.98万元的培训班,学员未通过考试仅能得到退款1万元。

“押题班”真的有“内部渠道”吗?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考研培训机构声称,“我们的老师有内部资料”“我们的老师多年参与考研出题”“我们有内部渠道了解信息”等。培训机构真的有所谓的“内部渠道”吗?

目前,活跃在考研培训一线的“押题老师”多是供职于培训机构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培训老师,或是一些并无命题经验、供职于高校的兼职教师。“理论上说,参与出题的老师现在是不敢也不会到押题班去讲题的。都是签了保密协议的,违规要坐牢的。”一位前些年曾参与高校考研出题的青年高校教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考研出题人需签署极为严格的保密协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高校老师不太可能为赚几个钱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目前的考研出题方式有根本性变化,即便是出题人想漏题也非常困难。”孟教授说。

还有哪些环节有可能漏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几年,虽然命题方式在变化,保密制度在强化,但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些环节依然存在泄题漏洞。

记者发现,与公共课相比,由各个高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考试是目前考研泄题风险较高的环节。

高某向记者透露,英语、政治、数学等考研公共课的命题信息与人员保密制度,通常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保密工作也由其统一监督实施。而各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由于科目众多,命题信息和命题人的保密工作由各高校、科研机构等招生单位自己落实把握,因此,保密措施力度比起公共课明显偏弱。一些考研专业课培训机构通常会针对性地选择某些高校的特定专业,不遗余力地编织人脉网、情报网,使考研专业课漏题风险大大增加。

多名专家建议,对于一些考研机构承诺无法兑现,进行虚假宣传等触及法律红线的问题,应当按照广告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查处。同时,对于考研专业课漏题风险,应该进一步强化各招生单位的保密措施实施力度与责任倒查机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19224 2018-01-03 00:00:00 三 “押题班”声称有渠道,考试不过就退费KeywordPh考研培训班“神押题”有哪些内幕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