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TOP学习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你还在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找借口吗?
联大小洋人寓教于乐受追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主导的教育,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
你还在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找借口吗?

春晚贾玲的小品《真假老师》中,贾玲在看似轻松的表演中告诉人们: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可以说,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未来。郑报融媒记者 唐善普

孩子的教育能等着你来弥补吗?

相信大家都记得《真假老师》的剧情:高中生小明的父母在国外做生意,留守“空城”的小明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班主任家访想请家长配合教育。小明无奈聘请保洁员扮演妈妈应付老师,让人忍俊不禁。但“假妈妈”贾玲说的话,却让人深思——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占着很大的比重。”“今天,您没有时间陪孩子,您一定不是成功的家长;未来,孩子不陪您,您肯定是失败的老人。”“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

教育孩子,绝对不能像小品中小明父母那样拿事业繁忙为借口来牺牲孩子。家长要清楚的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孩子年幼时有极强的可塑性,就像河水活泼而无拘无束,被导向哪里就会流向哪里。坏习惯一旦无法纠正时,就可能对他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孩子行为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小品中的“爸爸”听说小明“抠同学脚”,第一反应是责骂和追打。可以想象,有这样粗暴的“狼爸”,小明能不撒谎吗?他敢实话实说吗?他能不“租家长”吗?他能不与同学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吗?

在英国有个爱德华家庭。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同样在英国有个珠克家族。老珠克是酒鬼和赌徒,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家人最初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两个英国家族留给后人的启示。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心理专家彭锋认为,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和进步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可见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汤桑珠看来,家庭是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它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厚望,不惜投入大量金钱精力让孩子学这学那,花重金找最好的老师,省吃俭用买学区房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却忘了孩子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父母本身。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 汤桑珠说,孩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做父母最主要的是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灵、习惯、个性、求知、做事、共处、做人,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家长和孩子应该是成长路上的好伙伴,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40929 2018-03-16 00:00:00 五 你还在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找借口吗?KeywordPh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主导的教育,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