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2版:登封时报 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2
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已成学术界重要共识
中国慈善联合会培训班学员走进登封
2018央视全国少儿才艺大赛登封赛区启动
64岁的他,是坚守戏曲的“发烧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64岁的他,是坚守戏曲的“发烧友”
何中奇是地地道道的登封人。辗转豫、晋两省,64岁的他与戏曲打了53年交道。现今他已是登封市曲剧家协会主席,又将戏曲文化融进餐饮业,戏曲圈儿里的人都称他是爱戏如命。 登封时报 高鹏敏 胡建邦

痴迷梨园,牛棚里组戏班

何中奇爱戏,与幼时跟着父亲蹭戏串场子的经历分不开。每到戏场,演员们这个教他唱戏词,那个哄他拉弦子,不知不觉间扎下了艺术功底儿。1965年,何中奇参加校文艺宣传队,学二胡、吹笛子、拉板胡。此后,尽管他干过宣传队长、音乐教师,却从未放弃对戏曲的热爱……

1978年,豫剧名家任安华邀请何中奇到省城观看刚开放的古装剧《红灯照》,激发了他登台演戏的想法。通过与名师交流,何中奇开始发动组织戏迷爱好者及老艺人排戏。“白天干活,晚上排戏。场地是借一农户家稍宽敞的牛棚,排戏时把牛牵出去,排完再牵回来。苦了老牛每晚进进出出。”1979年的整个冬天,这群人在牛棚里吹拉弹唱创建了一个戏班子,并排出了戏班的首部戏,于来年春天在登封赵村进行了首演。而这个戏班就是曾登上《中国豫剧大辞典》的登封县青年豫剧团,前身为登封百花剧团。

文化传承,唱响豫晋两省

剧团建起来了,《打金枝》《桃花庵》《铡赵王》等一出出古装戏也排了出来……既是团长、导演,又是主演、主弦的何中奇,做起外联找演出台口。“第一个台口是五花坪村,留守在家的只有一老一病一少三口人。”演员们都在说四十几号人要不要给三口人演戏时,何中奇却说,“唱的是文化,一个观众也要演!”

不曾想这场唱在山尖尖上的戏,却一下子名传百里。剧团很快就唱出河南,过黄河入三晋……一路演出、一路好评、一路壮大,游走在晋豫两省山乡的何家班,唱响了一个又一个山窝儿,唱亲了一方又一方百姓。

剧团有名气,何中奇更看重的却是戏曲文化的传承。不少家长专程把孩子送进剧团学习,过黄河进山西时,剧团已达90多人,演员平均年龄在17岁。

守望梨园,坚守戏曲的“发烧友”

1983年,剧团完成最后一场演出后,宣布解散。“剧团散了,可心里憋着一口气,脑子里藏着一个梦,就是为重圆自己戏曲艺术梦想努力。”2000年,何中奇创办登封首家戏曲茶楼;2002年又创办登封首家戏曲调教中心,免费培养戏曲新人。2006年,他涉足餐饮业,成立酒店艺术团,既配合经营宣传企业文化,也担当着戏曲文化的社会推广义务。“虽然重建剧团重回舞台的梦想还没实现,但成立了酒店艺术团,仍是一高兴就唱起来。”现在的何中奇,俨然忘了自己是个离开舞台多年的人,那忘情的唱曲架势,倒像是又回到了当年的舞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64984 2018-06-05 00:00:00 二 64岁的他,是坚守戏曲的“发烧友”KeywordPh何中奇是地地道道的登封人。辗转豫、晋两省,64岁的他与戏曲打了53年交道。现今他已是登封市曲剧家协会主席,又将戏曲文化融进餐饮业,戏曲圈儿里的人都称他是爱戏如命。 登封时报 高鹏敏 胡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