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荥阳: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成果丰硕
荥阳: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荥阳对“十大新农人”“十大石榴种植户”等进行表彰,激励农民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河阴石榴喜获丰收
郑岗柿子将获丰收
刘河小米喜获丰收
对农民进行电商培训,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刘河镇窝张村与小米采购商签约,保证销售渠道

河阴石榴、崔庙柿子、刘河小米……一张张“镶金名片”写着:助力脱贫,乡村振兴。近几年来,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荥阳紧抓乡村振兴,结合荥阳“一核三级三带五板块”的产业布局,科学编制《荥阳市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邀请规划设计部门对全市40个贫困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各村按照规划,制订出具体的产业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逐步开展实施。

9月23日,在荥阳市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荥阳市第十四届河阴石榴文化节上,河阴石榴、富硒梨、葡萄、无花果等鲜果类特色农产品,葡萄酒、挂面、面粉、豆奶粉、芝麻糊系列、核桃粉、豆芽等加工类产品和蜂蜜、花生、柴鸡蛋、小杂粮等土特产品“盛装”亮相,展现了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荥阳一片兴旺丰盈的景象,折射出荥阳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任学军 蒋士勋 文/图

小石榴:成就产业扶贫大作为

荥阳产业扶贫的路子由来已久。高村乡刘沟村位于荥阳北部邙岭,因村民散居在狭长沟壑里而得名,曾是省级贫困村。为尽快让该村贫困群众摆脱贫穷,2004年,荥阳市委、市政府就决定“因地制宜、产业扶贫”,逐渐引导村民走上发展石榴产业之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致富转变。在联合郑州农业部门、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荥阳选购3万多株优质石榴苗运到刘沟村,发到农户手中,村里200亩老化的石榴树得到改良。

靠700亩石榴起步,到2007年的时候,刘沟3000多亩可耕地就全部种上了石榴。目前,许多吃到河阴石榴产业甜头的刘沟人走出去,流转土地种植河阴石榴。“这几年石榴市场特别红火。”刘振生是刘沟村有名的种植大户,他曾算过一笔账:他家挂果的石榴有20亩,以每亩3000斤算,总收成就有6万斤,一年下来纯利润可以达30多万元。

2007年5月,“河阴石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七届农运会指定产品;2013年被确定为第八批国家石榴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一步一步,凭借石榴种植,刘沟村在2010年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坚持典型引路,荥阳聚焦北部贫困地区,瞄准石榴产业,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捆绑模式,实施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在周边广武、汜水等乡镇打造出集采摘、休闲、苗圃、旅游等为一体的、长达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河阴石榴产业观光带,形成产业连片组团效应,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红果子:构建产业带动新格局

“北石榴,南柿子”,与荥阳北部河阴石榴齐名的是荥阳南部山区的崔庙柿子,柿子产业崛起为荥阳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新格局。

荥阳柿子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崔庙镇郑岗村最为密集。所产柿子皮薄、色艳、无核、甘甜,制成的柿饼、柿醋风味独特。2012年“荥阳柿子”还成功申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然而,前些年抱着这个“金娃娃”的郑岗村群众并没有过上富裕生活。驻村工作队走街入户,深入查访发现,郑岗村自然环境条件差,柿树品种更新缓慢,树龄老化严重,柿饼晾晒工艺落后,没有统一的品牌观念,群众缺乏发展信心……

“病症”号准了,就要“对症”下药。在“村村有特色产业、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有集体经济收入、户户有增收项目”的精准扶贫指针指导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郑岗村发展柿子产业的步伐日渐加快:邀请农业专家针对柿树种植维护开展专业培训;引导群众改变种植观念,发展连片种植柿树230余亩;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柿苗优选、嫁接;修建18座晾晒大棚,购置新式削皮机,推行吊晒工艺;在原有欣欣柿子农业合作社基础上,新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把8户贫困户以及今后动态产生的新识别贫困户作为股权股东,享受每年收益的10%作为分红,保障其稳定增收渠道;引进专业化企业对柿子相关产品包装开发,推出品牌柿子醋、柿叶茶、柿霜糖、柿子醋饮、柿木根雕等特色产品;从吃、看、玩上做文章,拉长柿子产业链条,种好“柿”业兴旺树,结出万“柿”如意果。

如今,郑岗村已经发展柿树3万余株,年产柿子近100万公斤、柿饼近15万公斤。

为进一步提升郑岗柿子的知名度,郑岗村连续举办了四届柿子文化节活动,大力推进集观光游、休闲度假、体验参与等多样化形式于一体的复合模式,游客既能体验到山村世外桃源般的惬意,又能在登高望远中品味千尺塔山的历史古韵。同时,柿子产品营销也为郑岗群众广开财源,最终实现文化、体育、旅游、经济互利共赢。

每到金秋时节,在郑岗村、郑庄村的丘陵、山坳里,柿子风景成为山村一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带动郑岗甜蜜“柿”业蒸蒸日上。

金小米:打造山区产业

扶贫新引擎

每到小米收获的季节,荥阳市南部山区刘河镇窝张、分水岭、官顶、石庄等村都会呈现一派丰收景色。站在田垄上放眼眺望,无垠的田野里,目之所及满是令人心醉的金色。

小米耐旱,非常适合刘河的土壤,物种特性与刘河自然条件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刘河小米别具一格的口味和独特的营养价值。刘河小米色泽金黄、口感品质上乘,又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所以“刘河小米”史上有名,上世纪初期,就享誉郑州地区。但是由于以前种植分散、规模小,销售渠道少,价格上不去,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河镇深入挖掘历史品牌价值,刘河小米走出历史烟云。为让刘河小米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刘河镇组建荥阳市五云山杂粮专业生产合作社等多家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石庄、反坡等村吸纳为合作社成员单位,发展社员304户,辐射带动群众1000多户,建起了现代化的小米加工包装工厂,年产谷子1000余吨。

在刘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全镇谷子种植面积达3500亩,主要品种冀谷19和冀谷31、豫谷18,成熟期85至90天,亩产谷子500至600斤,出米率70%左右,每亩纯收入2700多元。往往一上市就吸引郑州等地的“城里人”前来抢购,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北上广”等地,根本不愁销路。

2010年12月,荥阳市五云山杂粮专业生产合作社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注册“刘河”牌商标,刘河小米成了远近闻名的畅销无公害农产品。

据了解,2018年荥阳市共扶持产业扶贫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828万元,今后荥阳将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投入。“通过近年来的发展,荥阳已经形成了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荥阳市委副书记张东辉说,下一步,荥阳将在不断巩固河阴石榴、郑岗柿子、山区小杂粮等优势产业基础上,围绕黄秋葵、荠菜、艾草深加工项目,通过产业带动,助推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增收,高质量脱贫。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01239 2018-09-26 00:00:00 三 荥阳: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KeywordPh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