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5版:高新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
咱西开发这代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咱西开发这代人
□李艳涛

三十年,时光变,人心和善不变;环境变,集体凝聚不变;方向变,进取奋发不变。

村村都有制砖厂

三十年前,我在村里的大谢小学读书。那时候,基本上每个村都有小学,丁楼小学、东史马小学、堂李小学……每个学校同一年级大都是一个村一般大的,20个人左右。从育红班入学开始,小学毕业之前都是这20多人,偶尔也会穿插一两个留级的,或是附近村借读的小伙伴,小学时光里打打闹闹,任何人都不会有半点生分。

那时候,我们这片的村都归属于当时的沟赵乡。城里人一说起沟赵,都会提到这个别称:“大西郊。”其实沟赵之所以能被城里人熟识,推测起来大抵是“制砖”的缘故。

那时候我们这片基本村村都有制砖厂,而且大都不止一个。说家家都有拖拉机可能有点夸张,但用拖拉机向城里送红砖是村里人除了种地之外最普遍的收入来源。虽说进城送砖距离上不算远,但是能跑车的路也就一两条。一条由东史马向东经关庄、老鸦陈朝东;另一条由东史马向南经石佛、电厂朝南。

向城里送砖是个力气活,为了多挣点钱,往车上上砖、向地上码砖都是自己动手。大多数家庭都是一天送上一趟,有的为了多赚点营生,会送上两趟,但这也仅仅是有时候,因为整个过程真心耗费气力。我也偶尔会在不上学的时候跟着跑上一趟。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因为送砖的缘故,对于老鸦陈、陈寨、柳林等印象都极为深刻。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自豪感,因为那时候,郑州市区里的建筑用砖好多都是靠我们用一车车拖拉机运过去的。小时候去城里的机会不是在送砖块的拖拉机上,就是在去购买拖拉机配件的自行车上。去一次可能会吃上城里的水煎包,或者带回来一张大油饼,这就是那时候孩子们进城的最大乐趣。

除了送红砖块,我还跟着拖拉机向城里送过树枝。我清晰地记得路上有很多送树枝的拖拉机队伍,车斗里的树枝装得满满的,快要拖到地上。那时候我不知道花园口在哪儿,只知道跟上前面运树枝的拖拉机队伍就对了。

独在异乡思故乡

小时候全村的电视机数量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红岩》热播的时候,小伙伴们经常会一起跑到有电视的那几家聚集,有时候人太多,屋里挤不下,干脆搬到院子里。主人家从来不会厌烦,因为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天天泡在一起,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没啥大的区别。今儿个在这家吃顿,明儿个说不定又跑到那家,都是村里的孩子,咋会有差别呢!

我们村北面是庄王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我们那时候叫它“北河”。夏天的时候年龄稍稍大点的“孩子王”经常带着我们去北河摸鱼。水很清,每次都能带着一篓鱼“凯旋”。把鱼稍稍收拾下,加点面糊炸了,一群人享受着自然的美味;偶尔也会有弄破鱼苦胆的时候,但这都不是事儿,照样狼吞虎咽。

我们就长在那样的环境里,一起在村里慢慢长大。小学、初中还在村子附近,高中就差不多到了城里。上高中的时候,每周都会骑自行车从学校返回家。经常走的还是以前往城里送砖块的那两条路。不过有时候会绕到开发区再回家,虽然跑远了一点,但是会觉得特别值。因为那里有一条“洋街”——我们那时候私下都这么称呼。

那是一条欧式建筑街,每个建筑都有不同形态,各具特色。我们也说不上来是哪个国家的风格,只不过,来街上看的人有不少,四面八方来的,就好像这里已经成了一个风景区。村里的大人带着孩子一有空就会去“洋街”,会拍拍照、逛逛街,大人和孩子们各得其乐。好像在那个时候,大家潜意识里就觉得城里离家不远了,因为转转和逛逛再也不用往城里跑了。

我上了大学、当了兵,一晃就是20余年,再回到村里的时候,村里人大都已住进新村的楼宇,十来栋楼连成了一个大院落。20余年,我身在异乡,每年回村探亲的时候,都喜欢去逛逛,喜欢用心看看故乡。砖厂早已不在,拖拉机自然也不复存在,有一段时间,村里停得最多的是后八轮,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也有不少在工地上忙碌的。虽然一年只能回来一次,但是彼此之间还是那么熟悉。

那条“洋街”原来叫作瑞达路。带孩子出去不再去“洋街”,改去火炬大厦,人也会很多,还是照照相、逛逛,还会有人带着孩子放放风筝,天很蓝,风筝飞得很高,孩子们特别开心。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也来到了区里,就在村子旁边。

“想为村里做点事”

我们家也搬回村里的新院,住上了楼。小时候我不大爱出门,我妈原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我喜欢出门。大家都从一个大门出入,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见了谁,都会笑一笑,都会打声招呼。

大家互动最多的时候是在聊天群里,这是村里的群。虽是网络互动,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谁家的孩子跑丢了,来认认,在我这儿”“谁的钥匙掉了?在我这儿”“谁家的小狗跑出来了,在我这儿”“明儿是谁家办事真热闹”……这就是村里人的生活、集体大家庭的生活。

村里的老年人最喜欢结伴去老年活动中心,打打牌、唠唠嗑、唱唱戏、唱唱歌;媳妇们也喜欢结伴去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插花、画画、学个“猫步”、做个厨艺分享;一起长大的孩子们特喜欢去图书馆,读读书、下下棋,从小人书里找寻父辈们的乐趣。

忙碌了一天,上了年纪的,带着蒲扇,三五成群,找个惬意地儿,聊聊;刚刚退休的,拉着板胡,弹着三弦,铜锣梆子,唱唱;牵着媳妇儿,抱着孩子,在葱郁的大学校园里逛逛。伴着《中国梦》的旋律,大妈们摇曳的舞姿,在村中心广场总能牢牢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北河”的乐趣已不在,天健湖的意味足以替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乐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努力。一代人会留下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会接着一代人。前一段,村里换届选举,一个发小参加了竞选,我们都问他怎么想回村里工作,他回答:“就想为村里做点事”。我们还建了一个发小聊天群,名字是“大谢村——一起长大”。三十年,时光变,人心和善不变;环境变,集体凝聚不变;方向变,进取奋发不变。

作者简介

李艳涛,高新区枫杨办事处大谢村人,毕业于郑州大学,从军17年,在部队期间多次获得全军各级征文奖项,现自主创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04846 2018-10-10 00:00:00 三 咱西开发这代人KeywordPh□李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