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4版:新郑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4
30余名学者聚集新郑 共论升级版拜祖大典
孝老敬亲饺子宴 传承孝道倡文明
表彰奖励先进典型 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研讨会在新郑举行
30余名学者聚集新郑 共论升级版拜祖大典

12月12日下午,来自北京和河南的知名学者聚集新郑,参加由新郑市委宣传部、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管理委员会、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河南根文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黄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研讨会”,活动主题表明,明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已经有“华人世界第一圣典”美誉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或将迎来呈现形式的升级。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李显文 文/图

升级版拜祖大典呼之欲出

来自北京的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何丕洁、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原主任谷长江、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马英民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高天星、河南省政府参事郑泰森等30多位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上阐述全民化、常态化的拜祖文化周,对丰富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形式和内容确有必要,也十分可行。

作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出生、建都、创业之地,河南新郑自古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传统。早在1992年,在赵国鼎、刘文学等一大批自发研究黄帝文化、推动黄帝文化传播的学者的努力下,新郑市政府举办炎黄文化旅游节,这可看作新郑拜祖活动的1.0时代。 2000年,拜祖大典成为新郑市炎黄文化旅游节的重要内容,并于2006年正式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也于次年开始成为拜祖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拜祖大典随后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从2000年至今的这一阶段,可视为新郑拜祖活动的2.0时代。随着拜祖大典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加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黄帝文化的普及,国人寻根拜祖热情高涨,短短半天的拜祖仪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升级拜祖大典并丰富其承载形式迫在眉睫。12月12日下午召开的研讨会,或能拉开黄帝故里升级版的拜祖大幕。

拜祖活动的9个“有利”因素

郑州大学教授、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天星提到了拜祖活动的9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黄帝民族精神的认识和弘扬;二是有利于促进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的建设;三是有利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四是有利于河南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建设;五是有利于促进河南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六是有利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七是有利于河南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出彩;八是有利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有利于“三个高地”的建设;九是有利于认识新郑,认识中原,认识河南,认识中原的文化。

与研讨会同期举办的,还有文化与旅游部老艺术家管弦乐团“文化惠民艺术传承”主题音乐会,乐团由众多顶尖音乐家组成。这次主题音乐会,使黄帝故里新郑的悠久文明和现代艺术结合,是新郑以黄帝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得以落地的表现形式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25046 2018-12-14 00:00:00 五 30余名学者聚集新郑 共论升级版拜祖大典KeywordPh黄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研讨会在新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