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政事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最高奖补1000万元 支持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我省将出新政
用一颗匠心 “点石成金”
节能降碳减煤成效好 我省通报表扬郑州等5个省辖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冠军醉心密玉俏色40余年
用一颗匠心 “点石成金”

“看玉不是玉,而是一件作品”,40年来,凭着一双慧眼,一颗匠心,一次次“点石成金”,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带给人们无尽美的享受。他,就是密玉大师王冠军。

记者 李爱琴 文/图

勤于敏思 从小学徒成为密玉俏色第一人

1976年,19岁的王冠军调入当时的密县玉雕厂,开始接触密玉创作。

“我上学时就喜欢美术,有一定美术功底,在玉器厂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玉雕作品,心里非常羡慕。”王冠军进厂伊始便喜欢上玉雕,并决心倾注心血把它学好。

他的勤奋好学给师傅和厂里都留下深刻印象,他也先后3次被派去进修学习,很快成为厂里的业务骨干。

王冠军发现,那时候玉雕人创作用的都是传统的单色,带了花的俏色都被切下来,当成毫无价值的垃圾扔掉。

“好好的玉石扔掉可惜了,能不能利用俏色,变废为宝?”从此,一块块废弃的玉料,成了他不断琢磨的素材,那些夹杂着绿、红、黄、白、黑的玉石,在他不断的思考和摸索中,逐渐被注入灵魂,演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并在1983年创作了第一件密玉俏色作品《达摩一苇渡江》。随后,他创作的密玉俏色作品《济公醉酒》先后获得轻工业部新产品二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从此,他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密玉俏色创作,其作品先后获得“百花奖”“天工奖”等大小近200个奖项。他也由此成为密玉俏色第一人,先后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玉雕大工匠、中华玉雕艺术大师、中国传统艺术大师等称号。

坚持创新 每件作品都展示出独特的美

在王冠军眼里,看玉不是玉,而是一件作品。

取材天然玉石两边的黑色部分,一边雕琢为飘逸的黑色长裙,一边雕琢成低垂的长发,中间暗红色的部分雕琢成裸露上身的美少女……他的作品《洗发少女》表现出一位青春美少女弯腰洗发的场景,画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凭着一双慧眼,一颗匠心,一种善于创新、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王冠军一次次“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创作出一件件题材新颖、美轮美奂的玉雕作品,并赋予这些作品以灵魂和情感,展现丰富多彩的生命姿态,给人以无尽的艺术和美的享受。

他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大丰收中国梦》等“红色”题材作品,更是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让他享誉全国。

用心传承 培养俏色玉雕新秀数百人

从事密玉俏色创作40余年,王冠军被认定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密玉俏色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何把玉雕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成王冠军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除了培养儿子,他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徒弟和学生的培养上。除了手把手教外,还请一些玉雕大师、美术教授给他们讲课。

2017年,他一次接收了4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徒弟,而经王冠军培养的俏色玉雕新人多达500余人,他们当中有16人已成为河南玉石雕刻大师……在王冠军的带动下,新密已有近4万人从事密玉俏色雕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25375 2018-12-15 00:00:00 六 用一颗匠心 “点石成金”KeywordPh王冠军醉心密玉俏色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