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4-05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百米见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百米见园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周常剑 图

“绿城”郑州生态建设由来已久。近年来,我市围绕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园林绿化事业,在大生态建设、公园绿地、生态廊道、广场游园建设等方面突飞猛进。今后,铁路沿线、生态廊道、过境干线公路、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区域绿化等将再次得到提高。我市加快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打造覆盖全市域的“绿道”“绿网”“绿心”。郑报融媒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屈红辉 文/图

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78亿平方米

1984年,郑州以大树多、绿量大、绿化覆盖率达35.25%位居国务院公布的全国317个城市之首,赢得了“绿城”美誉。20世纪90年代,郑州市继续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在全省率先大规模开展拆墙透绿、游园绿地建设、城区河渠整治绿化等工程,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9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通过三次复查。

近年来,郑州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绿地建设每年以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实施了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和贾鲁河生态绿地“两河”建设,建成龙湖生态公园、绿博园、西流湖公园、园博园四个“城市绿心”,打造了全长371公里、交错贯通的“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

2017年,郑州市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园博会,又举办过绿博会的城市。

与此同时,城市市政基础建设发生巨大变化,“井字+环线”快速路初步成型,地铁1、2号线和城郊线开通运营,交通路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空间生态保护、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山体水体废弃地修复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截至目前,郑州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78亿平方米,公园绿地总面积7653.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5.5%,绿化覆盖率达40.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1平方米,具有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郑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于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1年郑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近年来,我市围绕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园林绿化事业,在大生态建设、公园绿地、生态廊道、广场游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指标更加接近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

2017年8月,市委《关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2017年11月,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生态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郑州。”

《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也提出:“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到2020年,城市园林绿化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要求。”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郑州市园林局向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报告,并起草了《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意义重大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住建部自1992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一项创建活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最高形态和荣誉。

住建部分别于2016年1月和2017年11月,命名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等7个城市和常熟、张家港、杭州、许昌等4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与我市相邻的许昌市率先创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更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和郑州市委历次全会要求,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郑州市的形象和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共享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

8月9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进会,对当前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

目前,我市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上限,我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如何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如何把握稳增长与保生态的平衡点,既是重大课题,也是现实考验。因此,我市必须要加大生态建设,提升环境容量,调整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深刻认识生态建设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将生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

第一,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就是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具体体现在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宜居宜业等方面,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就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载体和平台,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就是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体现。生态园林城市是目前我国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最高荣誉,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等需求越来越高,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第三,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和最有效载体。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就是很好的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9月18日至19日,我市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初审工作展开。由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我市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和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专家组反馈了我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初审工作的意见,并对我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考察,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郑州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专家们认为,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真抓实干,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公园城市建设和生态廊道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绿量、城市品质有了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湿地资源保护成效明显,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实地考察结束后,专家组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逐项查阅了郑州市在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等6方面47项任务93项指标的相关资料,并查阅了遥感调查和测评基础资料。下一步,郑州市将以此次初审工作为契机,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抓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生态郑州、美丽郑州,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9月30日,郑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通过初审。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目前我国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最高荣誉,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无论是从提高城市生态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来看,还是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高度来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到“牌子”,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工作,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文明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打造覆盖 全市域的“绿道”“绿网”“绿心”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9年6月,中心城区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与国家园林城市侧重评比园林绿化指标不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范围更广,从原来以城市园林绿化为主体过渡到低碳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建筑节能等。

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自然条件和争创优势还不突出、城市整体生态风貌还有待完善等问题依旧存在,经验特色不够明显。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郑州市在生态建设方面还缺乏精品亮点和生态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还不突出,设施及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存在“千园一面”“千路一色”等问题。对中部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得还不够,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城市生态特色或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在认清形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坚定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信心。

下一步,我市园林人将借助此次铁路沿线、生态廊道、过境干线公路、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区域绿化提升工作,进一步强力推进生态廊道连通提质工程,打造廊道特色,以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为载体,培育生态修复亮点,以43个郊野公园、75处生态遗址公园和系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为抓手,打造郑州独特的公园体系,形成郑州经验。

我市园林人将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召唤,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大生态建设为引领,“坚持一个总体布局、围绕两个中心、做好五篇文章”,加快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打造覆盖全市域的“绿道”“绿网”“绿心”,使群众享受“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百米见园”的宜居环境。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三个“不变”和三个“不减”:创建决心不变、创建体制不变、创建理念不变,抓创建工作的力度不减、创建资金的投入不减、争创一流的劲头不减,确保到明年全面达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26074 2018-12-19 00:00:00 三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百米见园KeywordPh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