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2版:惠济时报 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H02
以实际行动为惠济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壮大
40年变迁,旧貌换新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看惠济
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壮大

惠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超声科门口排满了等待检查的患者,这种场面对于唐伟凤主任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我们每天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充满干劲,像一个个超人。”唐主任自豪地说。“超人”的活力正是源于医院的发展。作为一个在惠济区人民医院工作29年的“高龄超人”,唐主任亲眼见证了超声科的不断壮大。“1989年刚参加工作,那时医院还是个二层小楼,职工少、设备也少,服务水平仅局限在小病小灾。科室仅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台小小的B超机,屏幕仅手掌大小,能诊断一例肝硬化就感觉很有成就感。而现在,医院异地新建升级为二甲医院,科室齐全,诊区分明,设备也非常先进,B超检查已经扩展到颈部血管、心脏及腔内等多项复杂项目。超声科员工增加到24人,两台彩超机增加到了10台。感谢改革开放,感谢这个时代的机遇,让更多人的患者由此受益!”唐主任动情地说。

一位医生的成长,一个科室的壮大,一座医院的变迁,一个城区的繁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惠济的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壮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百姓“病有所医”的目标初步实现,越来越没有后顾之忧,越来越有获得感。

惠济区人民医院 唐伟凤

一道永驻心田的风景

跟随者改革开放步伐的惠济区如泼墨泛起层层渲染,而今的彼此隔着时光看彼岸,惠济人也在一天一天地成熟,看着惠济人微笑的脸庞,浅唱着婉辞,空气中的絮语,那一抹纯白的似水柔情,诠释着这个最美的纪念。

作为土生土长的惠济人,儿时的记忆定格在那一片片庄稼地、狭窄的土路、青瓦房、深深的水沟……惠济区它虽没有大城市的绚丽与多姿,更没有底蕴深厚的古朴与典雅,但我却爱她,因为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些勇于创新与探索、勤劳质朴的惠济人。

如今的通济渠、贾鲁河,清清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碧绿,那么透明!微微的波纹闪烁着点点金光,仿佛一块翡翠镶嵌了许多金片,一闪一闪让你觉得她是那样轻柔、可爱。湖堤上,梧桐树、柳树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挺起身子,守卫着生育它们的这方土地,守卫着我们的母亲湖。只听“啪”一声,一条鱼跃出水面又钻了回去,给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又平添了几分生气。每当夜幕降临,景观河道灯火辉煌,犹如繁星洒落人间。此时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仿佛看到了“三渠一河”欣慰的面庞,仿佛看到了大美惠济那深情的目光,更仿佛听到了惠济无比激动与亢奋的心!“孩子们,感谢您,您用那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

不经意间我立刻被眼前所看见的惠济发展“震”住了:过去那歪歪扭扭、杂乱无章的小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崭新而又整齐的楼房。更让我惊奇的还在后头呢。当我回到过去孩时那印象中嬉戏打闹荒无人烟的黄河大堤上时,眼前的一切令我觉得不可思议:两边过去那又矮又窄的平房不见了,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幢幢有两层高带天台的小洋房。洋房的前面,有一个美丽的院子,地上铺了一层大理石板,院子四周摆放了一些美丽的花朵,不知名的花儿们正在争奇斗艳呢。当我走到房子后面时,我又被深深地吸引了:后院种满了红红的小辣椒,一片又一片,小辣椒在微风中轻轻起舞,在迎接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呢。

看到这里,我十分高兴。先前的“开水泡馒头”变成了“三菜一汤配水果”……最重要的是,这几年有了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解决了老年人的日常照料、生活保障等问题,还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惠济区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乡面貌、社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惠济区委、区政府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以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为龙头,惠济新区、郑州惠济特色商业区、郑州北部商业中心共同组成的“四个片区”建设,惠济区正向着“两个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

刘寨街道兴南社区 王德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27930 2018-12-25 00:00:00 二 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壮大KeywordPh■我看惠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