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6版:中原时报 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排查、迅速整改,切实解决问题
中原区大病慈善救助项目 上半年共救助68人
中原区参加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中原区市场监管局着力办好这4件民生实事
体验百年老郑州,来保吉寨看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体验百年老郑州,来保吉寨看看

保吉赛是郑州郊边仅有的保留有明清古城墙的古村寨。村子原来是一个伸向西流湖的半岛。东、北、西三面环水,只有南面保留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出。寨门顶有“保吉寨”3个大字的石匾,周边均为寨墙,寨墙外为很深的沟壑。

保吉寨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整体布局依台地而建,呈不规则形,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周长约650米,面积2.8万平方米。其寨墙、寨门和原有街道布局保存完整,能够真实反映中原文化、体现百年老郑州传统风情,是绝无仅有的中原地区土寨文化活态博物馆。

清代之前,保古寨最初的居民在西侧沟下利用地势高差建造窑洞,并在此居住。

清咸丰九年,时任鲁山县教谕的宋应午倡议,为地方百姓安全着想,开始集资兑地在贾鲁河东岸修建土寨。土寨三面环水,西为贾鲁河、北东西面为深沟,并与贾鲁河相通,正南为平地。寨墙最高处有20多米,一般都在10米以上,寨门朝南开,寨门楼高二层,一层为通道,二层内设有关公神像。寨内修建有临时住房,兵荒马乱时周围群众可到此避难,并起名“保吉寨”,寓意永保吉祥。

清同治九年(1870年),郑州暴雨成灾,贾鲁河发大水,淹没了许多村庄,其中有宋氏人家整体搬迁到寨内定居,后来就发展成了以宋氏居多的村庄。

1958年,修建常庄水库时寨门被拉走,后由当地群众把寨门运回保吉寨安装好,并保留至今。

1990年,当地群众对寨门进行修缮,恢复了被拆掉的关帝庙和女儿墙,并修建了水泥台阶。

1991年,40户村民集资建了寨门楼,重塑了关公像,并用青石刻了功德碑,开启了民间保护保吉寨的行程。

2008年10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普查队对保吉寨进行了登记,并纳入三普名录。

现存寨墙皆与寨门相连接,南侧完好,东侧还保留有700余米,有部分因年代久远垮塌,西原塞墙长度大致与东侧相同,北侧部分开了个口子。

目前,中原区文化旅游局委托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相关整治方案,保吉寨作为一个文化景区,其建设被提上日程。

记者 张改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6542 2019-07-03 00:00:00 三 体验百年老郑州,来保吉寨看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