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登封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4
阳光照耀下的 西送表村
山核桃 变成了“金疙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核桃 变成了“金疙瘩”

又是一年核桃成熟时,漫山遍野核桃香。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登封市唐庄镇范家门村的“山核桃”不但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而且村民们还小三轮、大摩托,一袋紧着一袋地竞相往景区游客中心送货,登记、过秤、数钱……个个脸上绽开了花。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宋跃伟

这儿的人实在,核桃也让人喜爱

近日,记者在范家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看到,只要是购票的游客,景区都会免费为每人送上10斤装的青皮核桃。不一会儿,门口堆如小山似的核桃便没了踪影。来自许昌的游客贾先生除了景区赠送的一袋外,自己掏钱还买了两袋,他说:“这个景区不但洞幽境美,而且村里人质朴实在,就像这山核桃让人喜爱啊!”

范家门村海拔高达1136米,是登封市海拔最高、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属省级贫困村。但这里农林资源丰富,尤其是核桃树,13个自然村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有核桃树,每到八九月份,满山遍野的核桃树挂满了核桃,就像一盏盏碧绿的小灯笼。因海拔较高、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生态环境优越,范家门的核桃个大、壳薄、味美、肉脆、质优,富含铁、锌、钙、镁、钾、维生素等多种有益元素,享有“生态长寿果”的美誉。尤其是村里的一棵树龄已有1000多年的核桃树,让范家门引以为豪,乡亲们亲切称之为“千年核桃王”。

仅核桃一项群众年收入就有30多万元

范家门村党支部委员李松伟介绍,该村核桃树有四五百亩,每年产量足有30万斤,仅核桃一项就可以为群众带来年收入30多万元。为实现旅游带动,帮助农户解决核桃销售难题,今年他们通过景区门票捆绑、统一收购、公司补贴、逐村销售的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核桃的销路:“通过咱这个平台,按照日客流量300人算,一天能销售3000多斤,目前已销售十四五天了。很多游客没尝过这种山核桃,感觉比较新颖,有的除了门票搭售外,还愿意再掏钱另外买。因为今年是尝试阶段,还没有包装箱,只能用袋装,一个袋子10斤装,一律售价10元,既便宜又实惠。”

“俺家2亩多核桃树,每年都能产5000斤左右,往年核桃叫亲戚朋友来这里采摘,他们都嫌远。家里人手又不够,卖不了的就自己在家榨成食用油。今年不同了,村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不用出门,景区就帮助我们都给销售了。”该村4组村民冯爱珍说。

据了解,近年来,范家门村依托特色的山居环境,通过易地搬迁、“空心村”改造、农民宅基地入股、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逐步品尝到了山居绿色、乡村田园的美好和幸福,全村41户贫困户大部分通过在景区安置就业、产业扶贫等已经摆脱贫困。

嵩管委驻范家门村第一支部书记吴明阳说,景区农林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特色产品,山核桃只是其中之一,为让范家门核桃走出去,景区还将继续宣传范家门核桃这个品牌,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甚至周边村民参与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中,从而实现旅游带动共走致富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3523 2019-08-29 00:00:00 四 山核桃 变成了“金疙瘩”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