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各族儿女捧出多彩体育文化表演盛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各族儿女捧出多彩体育文化表演盛宴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颁奖晚会侧记
扫码看视频
河北代表队:井陉拉花
山西代表队:翼城花鼓
四川代表队:羌族“赛竹竿”
广西代表队:背着铜鼓山过山

核心提示

滔滔黄河,见证各族儿女血脉相连的手足亲情;巍巍嵩山见证各族儿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郑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除了种类繁多、竞争激烈的竞赛项目外,另一个重头戏就是194项表演项目。这些项目把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融入体育范畴,使运动会不仅成为少数民族的体育盛会,而且成为各民族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展现中华儿女精神风貌的平台,构筑起弘扬民族团结的斑斓纽带。

昨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颁奖晚会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举行,除为获奖者颁奖外,27支代表队分为上、下半场进行表演项目展示。他们将民族服饰、生活习俗与艺术表演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的独有风情和文化魅力,精彩的表演燃爆全场。

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刘超峰 董艳竹/文 马健 丁友明/图

河南代表队:豫龙腾飞

《龙腾中华》奏响盛世华章

追随着五彩绣球,一条巨龙“穿云入海”舞入会场,只见它不断地变换造型,在飞舞腾移间彰显出恢弘气势。作为本次晚会的开场表演,由北京代表团带来的《龙腾中华》表演一亮相便震撼全场。

舞龙既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也是勇敢向前的精神象征。舞龙运动以八字舞龙、游龙、翻滚和组图造型为主,进行套路演练,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跃等动作。北京代表团舞龙队是一支由北京体育大学的在校生组成的少数民族队伍,于2001年组建,曾获得过世锦赛和亚锦赛及全国比赛等多项舞龙赛事的冠军。现场的舞龙表演,通过两人配合三人配合以及多人配合,呈现出力度与速度的完美结合。

随后,由辽宁代表团带来的《八旗建鼓》表演则生动展现满族元素特色。“建鼓”产生于商代,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满族群众在丰收时节和宫廷祭祖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威风震天的建鼓表演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到悠远的历史年代。

此次,上海代表团派出了一支226人的队伍,参赛运动员分别来自汉、回、藏、壮、维吾尔、满、蒙古、土家、布依、白、苗、瑶、侗、拉祜、彝、黎、哈萨克等23个民族。他们除参加蹴球、毽球、射弩、陀螺、龙舟、押加、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健身操9个竞赛项目外,还进行了“火彝绳花”“潇洒的牧马人”“布鲁光斯基撒铛基”3个表演项目。这也是上海代表团历届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晚会上,上海代表团精彩表演了“火彝绳花”项目。

缤纷表演异彩纷呈

瑶族舞蹈《背着铜鼓山过山》,取材于中国瑶族千年迁徙的历史。讲述了几千年前,他们从中原经历重重磨难迁徙而来,翻过了千重山,攀过千重岸、千条水、万座山,一条金带连起来,铜鼓的声音牵动我们的心,从中原洛立来到红水河边,充满着战胜困难、勇敢坚韧的战斗精神。

青海代表团的表演项目《土族轮子秋》的起源,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土族先民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最后用黄牛耕地,“犁了南滩犁北滩,洒下金子般的青稞种子”。秋天,制作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只见两个净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的家曲《杨格喽》。2008年6月7日,《土族轮子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1米的竹竿顶端,一名身姿矫健的姑娘像一只抱柱的蜻蜓,又像放飞的彩色风筝,抱着竹竿飞入云霄,在天空自由旋转“翱翔”。一开场,9根竹竿是演出最壮观的道具。演出中,男演员将竹竿扛在肩膀,身着藏青色羌族服装的女演员被挑在竹竿两头、举在空中。而《羌族“赛竹竿”》短短7秒的阵形转换让人目不暇接,观众还没从惊叹中反应过来,新的阵形又登场:手提羊皮鼓的男演员叠成罗汉,男女演员像拔河一般比赛推竿,对起歌来,现场异常热闹。

多个节目再现各民族丰收场景

捆青稞、背青稞、晾青稞……云南代表团带来的《欢乐收青稞》,真实地再现了云南藏族民众收青稞比赛时的欢乐场景,并融入藏民族地区盛行的娱乐项目,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青稞是中国西南藏民族的主要粮食作物,藏族人民对青稞满含敬意,对自然万物心怀感恩。在收获青稞的时节,藏族民众总是用充满仪式感的方式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福来年的丰收,并在收青稞时进行热烈的比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表演结束后,《欢乐收青稞》编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表演者在舞台上模仿划船,两人一组,互握对方手臂,对坐于对方脚背,形成船体;两人手拉脚跷,屈伸腰背,使人体形成的“船”不断随波起伏,犹如在水面上荡舟一般……湖北代表团带来的《里补谷达》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队员们的精彩表演,再现了土家族人民的丰收场景和欢快喜庆场面。

“里补谷达”在土家族语里是“跷旱船”的意思,也是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劳动之余或丰收喜庆之时,土家族青少年常自由组合,以“跷旱船”娱乐健身,十分有趣。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人们的腰腹以及臀部腿部力量,而且对演员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据《里补谷达》节目教练员张津铭介绍,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这项运动,节目编排力求简洁明了,节目呈现的是土家族男女正在干农活时,突然有人说要做游戏,接着人们欢快地以玩跷旱船的游戏为主线,融入歌舞成分。整场节目没有太多复杂的构思,只是把这个游戏的来历以及玩法最简单清晰地展示给观众。张津铭说:“我们希望全国人民通过这个节目,更多地了解土家族文化。”

同样以表现庆祝丰收为主题的还有湖南代表团带来的《黛帕黛咕嬉秋》,该节目源于苗族传统节日“赶秋节”,讲述苗族青年男女,为庆祝丰收,穿着苗家盛装欢聚在苗寨,参与打秋、抵杠、掰手腕、打苗拳等各种娱乐健身活动,真实再现了苗家秋收前后的热闹场景。

在颁奖晚会压轴阶段,由河南代表团带来的《豫龙腾飞》精彩登场。该表演展现的是黄河两岸中原儿女,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欢乐景象。场上舞动的两条巨龙,代表着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队员们通过穿、腾、游、跃等动、静造型的技巧表演,充分展示了龙的精、气、神、韵,彰显了中原儿女不屈不挠、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天地之中,中原儿女谱写中原更出彩新篇;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升腾逐梦新时代豪情。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花 絮

《翼城花鼓》五次

挺进民族运动会赛场

表演项目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有的环节。这些表演项目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真实反映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和文化特点,极具民族特色。

昨晚,在颁奖晚会表演项目展示上半场,由山西代表队带来的《翼城花鼓》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只见16名小鼓手的鼓槌在身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灵巧地挥舞,鼓点咚咚、鼓声阵阵,展示了三晋儿女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美好祝愿,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强音。

据山西代表团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9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开赛当天,山西代表团翼城北关小学孩子们表演的《翼城花鼓》,力压群雄,斩取首场比赛15个代表队第一名,取得开门红,将首场比赛推向高潮。这也是翼城县北关小学花鼓队继参加第七、八、九、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后,第5次挺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赛场,这5次参赛均获得了不俗成绩。

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以爱神之箭演绎爱情故事

一支支箭在青年男女的腾挪跳跃之间,带着浓浓的情意准确射中一面面背牌……这支箭宣示着男女青年二人情深意笃、不为外力所动的真挚情感。昨晚,贵州代表团带来的《射背牌》,把一个原汁原味、瑰丽多彩的苗族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射背牌》取材于贵州高坡苗族的一个自由恋爱婚嫁的故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高坡苗家姑娘会把事先制作的精美刺绣(背牌),在这一天悬挂在树上,好让心仪的小伙子,通过用箭射来宣示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据了解,参加《射背牌》的队员们,全部是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学生,练习该项目已有一年多时间。“平时队员们都是利用早晚的时间来训练,到假期集中训练的时候基本上是每天三次。因为这个项目的强度特别大,而且在表现力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他们有的人从大一入校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了,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很不错。”《射背牌》教练员黄咏表示。

《射背牌》把竞速、射准、穿越障碍等体育元素挖掘整合而成,通过三轮比赛来定胜负,胜方男子将获得象征女子爱情的红腰带一条。整个射背牌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逐渐达到高潮。“《射背牌》这个项目的规则比较完整,三轮的竞技之后再以载歌载舞的形式结束,把比赛推向高潮。我们是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使之更加规范,同时增加它的体育元素,让更多人来认识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黄咏介绍道。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人 物 专 访

让民族文化绽放 在全国的表演舞台上

访《搭火把》传承人毕正良

在表演项目竞技类节目《搭火把》中,毕正良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搭火把比赛,将彝族人民庆祝传统节日火把节的场景带到了中原大地。

毕正良是一位憨厚、豁达,一生痴迷彝家本土文化的彝家汉子,也是双柏县民族文化人才的典型代表。他带领演职人员让双柏的“三笙”(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民族文化绽放在全国的表演舞台上。

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赛场上,毕正良和妻子、女儿一起,身穿华丽的民族服装,凭着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用热情的演绎感染着一名名好奇的观众,带着云南楚雄双柏县的民族民间艺术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们一直在提升,节目也会更加精炼,这次参加比赛真是获益匪浅。”毕正良表示,河南地大物博,历史文化光辉灿烂,他在郑州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原腹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说,颁奖晚会上各族节目轮番登场,让他和队员们舍不得眨眼。连日来他和表演团队一边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一边向其他参赛队伍学习,希望通过深挖本土民族文化,对今后的表演带来更多的启发。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永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8968 2019-09-16 00:00:00 一 各族儿女捧出多彩体育文化表演盛宴KeywordPh——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颁奖晚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