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虚假网贷App骗你没商量
今日小暑,即将步入“三伏天”
诗词里的“炙热”与“清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诗词里的“炙热”与“清凉”

新华社电 7月7日将迎来小暑节气,此时节,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入伏后,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人总感到身上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在古代,没有电扇、空调等制冷设备,古人们是如何描述暑热?又是如何表达消暑纳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暑诗词,寻一寻答案。虽然只是个“小”字,但跟“暑”组合,就意味着躲不开的炎热。

热!那如何消暑纳凉?翻阅古人描绘小暑的诗词,多为雨后、荷间、夜风中、明月下偶得清凉的快意,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等。

为了消暑,古人也是绞尽脑汁,“研发”出很多“神器”,如扇子、冷饮、冰鉴、瓷枕、凉簟(凉席)等,这些“神器”在诗词中也有所体现,如“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等。

最被文人雅士所推崇的还是“心静自然凉”这五字箴言。告诉世人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心闲静则身觉凉。

小暑来了,“三伏”大幕即将开启,面对卷天席地的滚滚热浪,夏日的清凉不见得在密林之中,而在内心深处。暑热不可避,人心却能静,沏上一壶新茶,手捧一本诗集,观日升日落,看云卷云舒。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21488 2022-07-07 00:00:00 四 诗词里的“炙热”与“清凉”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