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揭秘“问天”背后的“郑州力量”
“问天”与“天和” 在轨实现交会对接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 入住“太空新房”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激光眼”、“神经网”、控制运载火箭“运动神经”的开关
揭秘“问天”背后的“郑州力量”
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在轨交会对接模拟图像 新华社发

本报讯(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刘玉重 刘耐霞)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迎来了新的舱段——问天实验舱。这是我国目前最大吨位的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也是我国空间站第一次在有人状态下交会对接。而在其中,“问天”发射背后的“郑州力量”或许罕为人知,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激光眼”在太空“穿针引线”

记者了解到,位于郑州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研制的激光雷达系统在中国空间站5个模块中均有安装。这些激光雷达系统在空间站形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后续运营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更让人欣喜的是,27所研制的空间站交会对接激光雷达,这是第10次保证神舟飞船与航天器的精准对接。

同样,27所空间站某设备课题组成功突破了航天长寿命抗辐照光纤某关键技术,解决了空间环境下气密封及空间站舱外抗辐照大规模光互联难题,实现了空间环境下各舱间海量数据的传输,打通了天眼之间的神经脉络,成功履行了空间站三个实验舱某任务系统进行海量数据传输和交互的重任。

“我们研发的激光雷达系统解决了大动态、高精度、多参数实时测量的难题,在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中,已随着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多次成功完成在轨交会对接任务,验证了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发挥了‘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该研究所负责人自豪地说。

“神经网”构建信息传输“高速公路”

遍布问天实验舱周身的电连接器、电缆网等元器件产品,可以说是其体内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

此次发射任务中,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问天实验舱研制生产了10多个系列、近2/3的配套电连接器产品,肩负着保障各类信号精准传输的重要使命。特别是舱外对接电连接器,是保障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牵手”的关键元器件。

航天器所用连接器要适应空间轨道高真空环境下的电磁干扰、热循环、热真空以及带电粒子辐射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以达到空间站长寿命使用的要求。“可以说,连接航天器各部分组件信号导通的电连接器,每一个插头、每一根导线、每一个焊点都关系到信号、电路传输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在研发和生产中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运动神经”开关

护驾运载火箭

此次发射任务中,同样位于郑州的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为问天实验舱配套姿控系统研制的高压自锁阀、小流量自锁阀等关键零部件,可看作是控制运载火箭“运动神经”的开关。

这些零部件能根据制导指令实现精准控制,主要保障整个系统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作性,确保实验舱精准对接。为问天实验舱研制配套的多种空气过滤器,也广泛安装于舱室内壁面,能有效保证舱室内部空气的循环与净化,为航天员安全开展空间科研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25078 2022-07-26 00:00:00 二 揭秘“问天”背后的“郑州力量”KeywordPh“激光眼”、“神经网”、控制运载火箭“运动神经”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