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0版:2006商业盛典
3  4  
PDF 版
守望者的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期  
     【打印】  

守望者的故事

中原网  日期: 2007-01-19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祁京 冯刘克/文 吴琳/图

  守望,是人类所有行为之中最为勇敢的举动之一,它需要面对未来的勇气,需要坚持到底的恒心,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很多时候,这样一个名词可以授予一个事业的开拓者。咬定青山不松口,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样的语句常常用来描述他们。因为这些守望者是真正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是他们,用他们传奇般的经历和天才的思路,让郑州的商业有了一番新的天地。

  2006年,面对风起云涌的商业变革,那些商海中的守望者如何面对,又有哪些事情,是这些心如磐石的守望者最难以忘怀的,支撑他们的力量源泉到底在哪里?我们也许无力回答这些问题,但我们能力争接近他们的内心,描绘出一副副内心独白。

  这是王任生第二次接受媒体的单独采访,在房间的对面,他独自一人坐在长长的沙发里,显得有些寂寞,这种景象让人想起了武侠小说中孤独求败的武林盟主。

  71岁的王任生有个愿望,那就是要在2006年的时候,为自己过去的70年做一个句号,好让丹尼斯获得一种前进的力量。而这,其实就是丹尼斯的商业帝国梦想。对于时尚的消费者来说,生活在郑州可以不吃烩面不尝水饺,但却不能不逛丹尼斯。这已经是王任生成功的第一步,而接下来,他的发展目标依然很远大,不但要继续让丹尼斯成为多业态同步发展的商业巨头,还要扩展到食品制造业,王任生最为得意的是他的豆制品厂、面食厂和正在建设中的肉加工厂,这个以制造业起家的商业大亨,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将商业和制造业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结合河南的特点,服务于河南。”王任生说,到了2008年,丹尼斯的职工要超过3万人,真正实现自己多年许下的对河南报答的心愿。

  “其实丹尼斯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王任生。”不止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而已进耄耋之年的王任生的干劲一点不比年轻人差,“2006年这一年,我都还在为丹尼斯打基础,我现在是不敢说老,也不敢说退休,因为我多干一天,丹尼斯的基础就会更牢固一点。”谈起退休,王任生显得很豁达,“我老了,他们还年轻,未来是他们的,但也是我的。”作为一位充满了智慧的老人,王任生已经开始把自己商业帝国的梦想延续到了未来。

  王任生:商业帝国的守望者

  赵辉:行业巨龙的守望者

  2006年,赵辉总是活在喜庆中。郑汴公交的第一站定在了欧凯龙,赵辉成了最直接受益于郑汴一体化的人。嵩山路国际家具馆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招商,顺利开业,让赵辉圆了进入西区的梦想。当回忆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赵辉却认为,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一个乐于享受生活的人来说,开一个家具商场似乎是一件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赵辉喜欢精致时尚的生活,而欧凯龙的风格就是赵辉的风格。在赵辉看来,把这种精致的生活推广到普通市民那里,就是欧凯龙的最大成功。赵辉也喜欢国学,2006年,无论是家具文化节还是国学论坛,平时深居简出的赵辉都要亲自出席,在赵辉看来,国学不但是企业内部和谐的需求,也是个人提高修养的重要手段。在赵辉的带领了,已经有一批郑州商界人士开始着迷于国学,热衷于国学。

  从8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家具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中原家具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家具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欧凯龙在商家云集的中原商界一路前进,作为公司董事长,赵辉自然功不可没。但是很多时候,赵辉选择的是低调。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标准商人的做派。

  有人说,赵辉身上有着老式商人的优雅和谨慎,又有新式商人的锐意和激进,而在2006年,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赵辉也开始了对商业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这位年轻的董事长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他不止一次地说,中国商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即使再大的国际连锁也不是中国商人的对手。这样的自信,让人看到了新一代豫商的成熟。

  申仕禄爱给别人看面相,这样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把戏让人觉得这位西区复兴的元老级人物有了几分可爱,但申仕禄显然是个不信命的人,从建筑工人到地产老总,从开发西区到建设中原商贸城,从城中村改造到扎根西区,他总是给人一种逆流而动的印象,而接下来的历史,又会证明他的眼光。不知道,这位酷爱研究玄学的董事长是不是真的知道了天命。

  2006年的申仕禄更多埋头在城中村的改造之中,和别的房地产公司老总不同的是,申仕禄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还有一个技术人员的办公桌。自称是泥瓦匠起家的申仕禄,对复杂的技术图纸并不陌生,不停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在电脑上修改设计方案。而申仕禄办公桌上的三部电话和手机铃声更是此起彼伏,几乎没有一刻空闲。

  “城中村改造对于郑州形象的提升太重要了。”整个2006年,申仕禄不管遇到谁都是这句话,申仕禄认为,郑州近30年的发展速度,可以勘比郑州3000多年的发展力度。“城中村改造之后,我要在适合建商业的地方接着建商业地产。”在亲自指挥了中原商贸城的两次大升级之后,申仕禄对于商业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他认为,在西区的复兴过程中,商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商业,西区就不能真正的复兴起来,从这点上讲,中原商贸城的存在本身就有巨大的意义。”

  “有时候,我觉得我在做这些工作时异常的孤独,就像置身于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唱独角戏一样。”作为郑州西区复兴的最早身体力行者,申仕禄的守望显得更加孤独而有意义,而中原商贸城的成功,则是对申仕禄孤独的最好的报答。

  申仕禄:西区复兴守望者

  何健给自己的员工提的要求是“不吸烟,吃早餐”,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世贸商城总经理何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让员工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这一倡议的施行,何健甚至对在这方面表现较好的员工实行奖励。很简单的一个要求,反映了何健人性化管理的思路。何健认为,人性化管理是最好、最简洁的管理方法。2006年,何健把这种人性化管理的思路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

  何健的人性化管理不仅针对自己的员工,还涵盖到世贸商城的众多商户身上,解决商户的户口问题,对商户进行体检,为商户办理养老统筹,把宽松和人性化的环境延伸到商户的家庭中去,这样做的结果是解决了商户的后顾之忧,留住了商户的心,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商户进入世贸商城。

  何健认为自己在2006年里思路清晰,完成了年初的计划,工作不算很费力,没有焦头烂额的感觉,甚至还有精力去考虑一下别的项目,比如向其他地市输出管理。2006年是世贸商城平稳发展的一年,招商工作顺利,经济指标完成得很漂亮。通过2006年的市场培育,世贸商城的形象和影响力也在提升,外地的管理团队已经开始慕名前来学习。

  目前,世贸商城已经成为火车站商圈服装市场升级换代的标志性市场。在经营品种上与竞争对手形成错位经营。

  何健表示,2007年世贸商城将会选择地市再开两三家商场,带着自己的商户去地市发展,把商户的平台进一步延伸,营造商业经营的良好环境。

  何健:快乐团队的守望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