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2版:2006商业盛典
3  4  
PDF 版
2006郑州商业的博弈
2006商业盛典评选结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2006郑州商业的博弈

中原网  日期: 2007-01-19  来源: 郑州晚报  
  本土商业

  或许悲壮的2006

  “只有狭隘的人才会把商业这个本身就以流通为己任的领域划分为本土和外来。”说这话的是蔡英德,丹尼斯集团的总经理,在这位台湾职业经理人眼中,“商者无域”是郑州商业的真正特性。

  提起2006年,喜欢以悲壮笔法而生存的媒体总会以一个荷马史诗般的开场白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悲剧:“郑州本土商业被掩盖了,本土商业的影响力没有了。”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小圈子,就会发现,中国的商业不但没有萎缩,而且在不断地成长之中,郑州也如此。”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史璞认为,2006年发生的一切都表明,郑州商业正在从上世纪90年代全面俱进的时代,转而进入优胜劣汰的时期,而这个过程“不会因为你是郑州的本土商业,规律就会放过你。”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2006年6月2日,我们用了将近三个版的篇幅,以《当金博大成为往事》为题,对实现了顺利交接的金博大进行了分析和报道。力图用更加冷静和简约的方式,将金博大的过往和未来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公众获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抛开简单的地域性思考,从更有意义的地方去看待发生在金博大身上的一切,我们会发现,金博大的故事其实和悲壮无关,它只是成长中的郑州商业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角色转型

  正在进行的2006

  面对零供矛盾这个或许已经老生常谈的选题,我们再次面临选择。是简单地顺着批判零售商的思路去报道,还是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面对业界的关注,我们只能选择后者。从丹尼斯和百丽一场不到一天的矛盾入手,我们将零售关系的前前后后再一次作出了梳理。几个月后,商务部关于零供矛盾的规定再次验证了我们的报道。

  在破解零供矛盾系列报道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选择了转型,在零供矛盾暂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时候,郑州的供应商选择了向二级地市拓展,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及时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并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这种转换的背后是郑州辐射力的提高。”河南省商业研究所所长张进才说,“这表明,无论是从解决零供矛盾本身还是从未来发展来说,郑州商业的转型都已经迫在眉睫。”而这种转型的实质,则是郑州作为中原城市区核心城市的再次提升。

  在这1年之中,蓬勃发展的商业地产继续为郑州注入着活力,但同时,简单的卖铺反租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于是,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商业地产的转型之上,通过我们的一系列报道,业界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当商业地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须由简单的卖铺反租上升为整体营销策划的跟进。

  未来期许

  重新考量的2006

  2006年值得记忆的事情还有很多,沃尔玛的真正现身、世纪联华二七店的撤退、乃至家世界的资金链问题,或许都是一些很有新闻性的事件,但我们却发现,这样被反复炒作的新闻事件本身不但与一般读者无关,也与业界无益。而作为专业的商业专刊,更应该关注的是真正独特的东西。

  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未来,通过连续8期对于国有商业的报道,我们对正在改制中的国有商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报道,读者可以从郑州国有商业的起伏之中,获得一些新闻之外的体验。

  而面对2006年对郑州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郑汴一体化,我们的报道更要坚持独特和敏感。通过连续4期和《汴梁晚报》合作的报道,我们提出了关于郑汴一体化背景下的商业融城猜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始终坚信,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对商业的关注,其实就是对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关注。

  于是,在纷繁的2006,我们置身于郑州商业大发展的潮流之中,学会让未来验证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