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6版:郑州县市
3  4  
PDF 版
自称艾滋病人 受雇威胁法官
“少林药局”低调入世
石灰窑“起狼烟” 村民叫苦不迭
电动车广告招牌 竟用领袖形象
穆桂英征战在巩义?
安居工程动工 先请诸神退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穆桂英征战在巩义?

中原网  日期: 2007-01-19  来源: 郑州晚报  
  新中镇浮戏山有穆桂英寨,专家认为需进一步证实

  □晚报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刘晓梅 文/图

  

  本报讯 《穆桂英挂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巩义新中镇浮戏山上有一座古寨堡,当地村民称之为“穆桂英寨”,巩义已将它列为正在进行的第五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难道此穆桂英寨是穆桂英征战沙场的见证?

  

  穆桂英寨“新发现”

  昨日,记者沿小关镇口头村至五指岭山的公路至新中镇灵官殿村段,见一石柱,高约3米,东侧是一块约一米高的石碑,上书“上马台”。

  据87岁的王福云和74岁的张元西介绍,它的全称叫“穆桂英上马台”。“上马台”的名称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北宋时为抵御外来侵略,穆桂英领兵在浮戏山安营扎寨,练兵习武。一日,她率兵演练路遇此石柱,为显示自己的本领,一跃而上。她的豪情令部下折服。而此时,一兵卒牵着的高头大马惊了。穆桂英见状,从石柱上一跃而上马背,霎时震住了这匹马。后人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把这个石柱命名为“穆桂英上马台”。

  王福云向上指了指,说:“这头顶上就是穆桂英寨,老一辈人告诉我们是穆桂英征战沙场的地方。我们在寨里拾到过箭头。”

  在柴沟村李玉林的指引下,记者沿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向上攀登。到约600米高,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段段用石块堆积起来的寨墙。从整体上来看,现存寨墙沿山势蜿蜒在山顶,长约1200米,其中最高处1.8米,最低处只有0.3米,寨墙厚度平均为1米。

  据巩义市文物局文物科长王保仁介绍,他们于去年7月开始第五次文物普查,12月中旬在浮戏山区内普查时,将穆桂英寨列为普查中新发现文物,并按照惯例仍称此山寨为“穆桂英寨”。

  

  县志有关于穆桂英寨的记载

  穆桂英寨果真是穆桂英征战沙场的见证?一位文物普查人员翻阅了不同版本的《巩县志》。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印的明朝嘉靖三十四年版本的《巩县志》记载:“仁宗时为保卫皇陵及抗辽抗金,巾帼英雄穆桂英领兵在此驻扎。穆桂英寨也因此而得名。”

  被当地人喻为活地图的张子浩说,浮戏山层峦叠嶂,寨堡林立,自古为“洛阳屏障”、“九州之险”,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隋末以来修建的古寨堡、烽火台、寨墙遍布景区大小山峦,构成有声有色的军事历史文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城堡群”,著名的大型古寨堡有孟良寨、焦赞寨、穆桂英寨等九大寨堡。

  “孟良寨、焦赞寨的存在,与穆桂英寨遥相呼应,符合《杨家将演义》的基本背景。”张子浩认为,穆桂英寨中的穆桂英可能被神化成了《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

  

  专家说穆桂英是演义出来的

  “从目前已掌握的史料来看,历史上并没有穆桂英其人,是被演义出来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安国楼说,杨宗保、穆桂英两个人首次出现是在根据民间说唱文学整理创作的小说《杨家将演义》一书中,他们是后人进行艺术创作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

  安国楼认为《巩县志》关于穆桂英的记载有误,因为在仁宗时,辽、金还没有进入中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