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若梅:消食止泻的河阴石榴
每次在我说到老家广武时,对方都会一脸惊喜,呀,你家乡的石榴可是郑州有名的。河阴,即荥阳以北广武、北邙一带。相传,河阴石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引入,因盛唐时被封为皇上之贡品而盛于唐,直至明清备受历代王朝青睐。1984年,河阴石榴以全省之冠,被誉为“中州名果”。
历经2100多年历史的河阴石榴,至今依然金枝繁盛,华实美丽。因着“榴开百子”的吉祥和团结,因着“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的品质,因着润燥止渴、消食止泻等医疗保健价值,成了人们中秋团圆、馈赠亲友的珍品。还记得小时候,每当我和弟妹们拉肚子时,母亲便会拿出放了很久的石榴,一人一小瓣的分食。石榴有一颗颗玛瑙般晶亮美好的心,我总要留恋半天,才小心地吃下它们。稍时,腹泻便止。后来,我和弟妹们学会了装病,只因那一瓣的风情。
温莉莎:馨香流溢的新郑大枣
又到了“腊八粥”飘香的日子了,岁月里溢满了香甜。熬制“腊八粥”离不开大红枣儿,除了小米、糯米外,大枣在“腊八粥”中应当占据“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说起枣来,咱郑州的新郑大枣可谓是久负盛名,其栽培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枣文化也是渊远流长。《诗经》中记载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新郑民间发现的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到了明代,新郑枣树种植已形成相当规模,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启留下了“霜天有枣收几斛,剥食可当江南粳”的诗句。
新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并不肥沃,多沙壤土,却极适宜于枣树的栽培和生长,加上枣树这种树种本身就不太娇贵,是和老百姓极易亲近的树木,谁家房前屋后、院里院外不栽上几棵?自古至今,若遇上灾荒年,枣树不知救活了多少父老乡亲?另外,枣在老百姓眼里还含有吉祥、喜庆之意。据《新郑县志》记载,周朝时就有了以枣作为男女订婚信物的习俗。至今,农村结婚还保留有给新媳妇送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的风俗习惯。
王吴军:佐餐佳品中牟大蒜
对于中牟大蒜,我印象极其深刻,这不仅是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中牟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牟大蒜是我少年时难忘的一种有着别样滋味的调味食品,丰富了我的记忆。
小的时候,学校门口的杂货店里总是会有腌制好的大蒜卖,那种大蒜也叫“糖蒜”,是用被剥去外皮的大蒜,在对有盐和白糖的清水中腌出来的,吃在嘴里又辣,又咸,还有一丝丝的甜味。只是吃过之后,嘴里是浓浓的大蒜气味儿,很远就能闻到,怎么漱口也不容易让口腔立刻清爽起来。
中牟大蒜的气味虽然不好闻,但确实是佐餐的佳品。吃凉拌黄瓜的时候,吃捞面条的时候,吃饺子的时候,捣上几瓣大蒜,加入香油、盐、味精和醋,吃到嘴里,那滋味真的让人快乐。
芭蕉雨声:素朴亲切的龙虾糖
1984年秋天,我到郑州读书,第一次见到了龙虾糖——土黄色的包装纸,上面画了一只赭黄色的龙虾,纸质糖纸呈半透明状,细长饱满的圆柱外形,看不出有啥特别之处。轻轻咬开,薄薄的白色糖果层里面裹着一个什锦的芯,入口酥软,慢慢咀嚼,绵、甜、香。花生和芝麻的清香久久在齿舌间留存。令我欣慰的是,郑州龙虾糖的糖纸包装,几十年来始终没有改变,味道依然浓香,价格依然便宜。每当在各大小超市店铺看到它素朴依旧的样子,就感到特别亲切。
潘庆聚:营养丰富的荥阳柿饼
荥阳的柿饼远近闻名,不但肉肥、霜厚、味甜、个大,含有丰富的锰、钙、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还有很多治疗疾病的功效。
荥阳的地理条件为产出优质的柿子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每年9月霜降前后,山上的柿子便可成熟。人们将柿子摘下后,剥去叶子晒干,制成饼子,然后用竹筐什么的装上秸秆,再把柿饼子放进去,加上些发酵酶,封好。一二十天的工夫每个柿饼上如涂了一层白粉一样,俗称柿霜,所以荥阳人把柿饼也叫柿霜饼。外地的柿饼大多不会有这种柿霜。
从某种意义上说,土特产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签,很多人因为喜欢了某个地方的土特产,进而对这个地方产生了美好的向往。人们外出旅游,首先想到要买些当地土特产带回家品尝,走亲访友,人们往往用土特产来表情达意——甚至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繁荣,都跟这个地方的土特产是否行销有直接关系。本周聊吧想让大家聊聊咱郑州的土特产。首先不能是资料的堆砌,更不能写成某一土特产的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