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5版:郑周刊*深度
3  4  
PDF 版
保卫少林 我们的头等大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保卫少林 我们的头等大事

中原网  日期: 2007-01-30  来源: 郑州晚报  
  中国功夫是少林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
  □晚报记者 袁建龙 宋振科 游晓鹏 文/图

  

  “少林传统文化是中国的优秀文化,是人类的文化,保护少林寺不只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少林寺的事,她是全人类都应关心、关注并为之努力的头等大事。”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保卫少林之维权

  商标注册 抵制恶意商业侵蚀

  随着少林文化的声名远扬,假冒少林寺名义和少林文化的商业活动也屡见不鲜。少林寺曾试图打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打假行动进行得并不顺畅。

  释永信大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假冒的少林僧人,直接损害了少林僧人的形象,同时蒙蔽了人们对少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少林寺还受到了种种恶意的商业侵蚀,比如一度困扰少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知识产权纠纷。在少林文化传播的同时,跟其有关的商标全部被国外抢注,甚至有人以康熙皇帝御笔所题“少林寺”三字直接注册。为了维护名称专用权,从几年前开始,少林寺就拿起了法律武器,目前已通过各种渠道收回部分商标,保护工作还在进行中。

  在国内,少林寺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少林寺无形资产进行系统保护和管理,并着手为商标进行注册和打假。同时,启动相关保护机制,及时有效地保护传统少林功夫的源头和根基。

  保卫少林之治理

  政府保护 千年名寺得“护身符”

  随着少林文化走向世界,仅靠少林寺的力量,难以完成对少林寺全球化保护重任,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力量对少林文化的保护。

  由于少林寺带来了很多商机,近年来寺院附近日显繁华,为了保护少林僧人的生活和少林传统文化免受侵扰,政府决心斥重金对其进行一次性彻底治理。2001年,少林寺周围的行政村及武校、商店等被迁出景区,登封市为此投资3亿多元,拆迁面积50多万平方米,搬迁人口两万多人。2004年,少林寺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修,包括紧那罗殿、六祖堂、库房、斋堂、图书馆等,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

  在少林寺整修和周边环境治理的基础上,2007年1月1日起,郑州市政府公布实施了《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保护管理规定》,包括塔林、嵩阳书院、观星台等在内的古建筑有了“护身符”。另外,有关部门还将建立古建筑的日常巡查检查制度,发现隐患随时报告、处理。

  保卫少林之宣传

  承袭传统 需适应社会变迁

  释永信认为,只有应用现代科技宣传少林文化,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那些假冒行为才能无处藏身。

  2005年10月,由少林寺和郑州歌舞剧院联合编排的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北京保利剧院亮相,立即引起了专家和观众的极大兴趣。继在国内演出获得成功后,他们又与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达成协议,赴美演出两年,约800场,演出收入预计达800万美元。同时,一部《少林僧兵传奇》的电影,也被视为是传播少林文化的有效载体。

  从少林寺官方网站开通,到少林寺网络中心成立;从少林功夫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公开少林秘籍;从把少林功夫搬上舞台,到邀请金庸访问少林;从武僧团到全球各地进行演出,到全球征集演员拍摄影视作品……这一切都显现了千年少林寺的现代意识。

  2003年,释永信把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高峰论坛,搬到了少林寺的古老大殿藏经阁,并独家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自2004年开始,有关嵩山少林寺的各类大典活动就络绎不绝,舞剧、武僧巡演、网络游戏、功夫大赛、音乐大典,这些眼花缭乱的活动,使这座被佛光照耀了1500余年的寺院,融入了更多现代化的元素。

  释永信说:“我们这样做恰恰承袭了传统,僧人只有适应了社会的变迁,才能维护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去发扬、宣传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