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郑周刊*深度
3  4  
PDF 版
假和尚行骗江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假和尚行骗江湖

中原网  日期: 2007-01-30  来源: 郑州晚报  
  这样的真功夫,假和尚是做不来的。
  □晚报记者 游晓鹏 宋振科 袁建龙 文/图

  

  由农民、老板、武校学员组成的假和尚团,连带武校和地方治安,被拴在一条利益链上。当他们用所谓的武术表演外加销售粗制膏药的低劣手段骗取钱财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是游客民间艺术文化的匮乏,还是社会管理者责任的缺失,让假和尚团有了滋生的空间。

  团队:80多人的武僧团仅有4人习武

  “我跟了那个假武僧团三天,所有武僧团需要的行头,比如和尚书、膏药、器械、衣服等,要啥有啥。”1月26日,少林寺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从河南境内某县跑到湖北,然后再到湖南,“武僧团一天换一个地方”。每天夜里,表演活动一结束,由两辆大巴、两辆面包车和一辆小车组成的车队,就会载着这个拥有80多人的武僧团开往下一个目的地。

  “80多人只是一个中等偏下规模的团,但他们同其他团一样,团内有着明显的分工。团里的成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出资购(租)车、负责招募的老板,二是充当假和尚的农民,三是武校的学员。”

  虽然打的旗号是少林武僧团,但“80多人里,会功夫的只有4个人,就是组团前临时从武校请来的学员”,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从表面上看,老板与充当假和尚的农民是招募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十分松散。假和尚每月给老板交纳两三百元的车费,吃住和衣服行头钱都需要自理,假和尚主要靠卖膏药赚钱,而老板的营利点则在销售门票和少林寺纪念品上。

  过程:“跑地”“拉街”卖膏药

  少林寺派出的工作人员,在三天里目睹了假武僧团的行骗过程。他们到了湖北的一个县城后,事先已经有“跑地”(选择表演场地的人)者作了安排,通常是在人多又相对安全的地方搭台。搭起的台子一般不是很大,跟周末超市门口搞促销活动的舞台差不多,只需七八人就能完成。其他人则负责“拉街”(招徕看客),这可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表演能吸引多少观众。

  几个会功夫的武校学员,显然是“拉街”的主力,他们全部上阵,连翻跟头带踢腿。其余的假和尚们则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大声吆喝:“今晚×点,大家都来看少林武僧演出啦!”跟过去打把式卖艺的有几分相似,总之就是要尽量吸引行人的眼球。

  “拉街”完毕,这些人就开始筹备演出。演出一般会收取门票,但数额很小,如果价太高也就没人来看了。“门票收入顶多能顾住交通费,想营利还是要靠卖东西。”据知情人介绍,每次表演,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假和尚们便蜂拥而上,拿着东西就往观众手里塞,可以说是用他们的热情逼迫观众买。

  规矩:在一个地方绝不待两个晚上

  表演结束后,还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这时候,假和尚们的伶牙俐齿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有时候是在街上随机搭讪,有的时候则直接挨家挨户敲门问有没有病人,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把手里那些“包治百病”的膏药卖出去。“他们把一种药放在锡纸上,再吐两口唾沫一掺和,拍在背上就能给人发热的感觉。”靠这些手段,成本一两毛的膏药,就能以一贴一二十元的价格卖出去,有时甚至会卖到几百元。

  这不是江湖骗子的手段吗?对此,他们还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行话叫“砸缸子”。谁能说会道骗的人多就叫砸得好,谁说的没人信就是砸得不好,谁说的别人将信将疑那就需要继续多砸。砸归砸,这些人还是很讲原则的——在一个地方绝对不待两个晚上,当晚卖完东西就闪人,“怕派出所抓”。

  门槛:15万元就能组个假武僧团

  “组这样一个团,成本并不高,大概只要15万元。”熟知这些假武僧团来龙去脉的人这样介绍说。就硬件方面来说,主要是交通工具的投入。通常,老板会买来一两辆报废的大车,再租用几辆客车或小车,大概会花去三四万元。演出过程中卖的工艺品、佛家用品及旅游纪念品的成本大约要5万元,其余则是舞台、道具等投入以及应付日常花费的资金。

  据知情者说,这些假武僧团的老板其实很好辨认,“没有穿僧衣的就是”。老板跟穿僧衣的假武僧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带有组织投资的“法人”性质,后者则是入伙者,虽然两者关系松散,但也相互依存。

  “老板和假武僧是相互利用,但总的来说,老板的收益更大些。”一位于10天前刚在深圳见识过武僧团的知情人士说,通常出去一趟会辗转多个城市,要持续两个月左右,老板在这个过程中能获益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而那些假和尚,高的一个月收入四五千,少的一个月1000多,在他们看来“总比种地划算”。

  风险:大不了扔掉破烂儿逃跑

  因为干的是违法的勾当,老板的风险主要来自演出地的执法部门。因此,他们永远保持相当高的警惕性,绝不在一个地方待两个晚上,而且第二天的目的地只有老板才知道。按照行内的惯例,一旦“出了事”都算是老板的。如果有人被派出所抓了,一般由老板掏钱“赎人”,万一老板身上钱不够,就由团里的人按人头凑,当然前提是事情可以顺利“摆平”。如果事再大一点,老板就干脆什么都不要了直接逃跑,“反正车都是报废的,一车破烂儿怕什么”。请继续阅读C04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