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创富周刊*热点
3  4  
PDF 版
全民炒股,买还是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全民炒股,买还是卖?
股市高位震荡,“泡沫论”VS“黄金十年”哪个才是成功预言
中原网  日期: 2007-02-01  来源: 郑州晚报  
资料图片

  □晚报记者 徐刚领

  核心提示

  “现在的行情,如果搁在1996年、2001年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营业部的大楼非给挤塌不可!”中原证券商城路营业部总经理牛新建戏言,“在现在每天交易的4个小时里,你就是拿棍子打,也赶不走股民。”

  牛新建一语点出了中国的几个炒股“激情岁月”。1996年至1997年、2000年至2001年、2006年至今,被一些媒体总结为全民炒股的几个时期。

  股市一度被斥为“赌场”,“远离毒品,远离股市”曾被当做教训,然而,现在的中国股市再度抓住了众人的眼球。办公室里,饭桌上,公园里,人们到处都谈论着股票、基金,就连“基民”这样的新词也被“大肆”引用。与此同时,“泡沫论”开始抬头。回首1997年、2001年,股市最终从全民炒股的狂热中醒来,如同泡沫被吹炸,步入了阶段性熊市。今年是否例外,值得人们深思。

  全民炒股的冲动

  1月26日上午11时45分,中原证券商城路营业部二楼开户大厅的柜台前仍然排着五六个人的队伍。其实,下班的时间已经过了15分钟。“这段时间,对于开户的工作人员来说,加班是常事儿。”该营业部总经理牛新建说,开户的柜台马上就要扩建,“增加两台电脑,增加两名工作人员。”

  1月26日下午,中原证券商城路营业部大门口。自行车、电动车停得满当当的,粗略一数,有近200辆。保安说,以前行情差的时候,只有十几辆自行车。该营业部的客户赵先生说,行情最低迷的时期,“工作人员比股民多”。

  “现在一天的开户数量,能顶上过去低迷时的一个月。”牛新建说,1月25日,营业部开了18个新户,这与过去一个月的数量差不多。

  据介绍,从去年年初至去年的11月底,中原证券新增股民数量15000户,总开户数量达到53万户。商城路营业部从去年年初至11月底新增股民400户,总开户数量达到了1万户。

  “现在全国有8000万股民,每100个人之中就有6个人炒股。”据介绍,这个数字已超过美国7600万的股民数量。

  

  财富效应的渲染

  “2994.28点!”1月24日,上证指数距离3000点大关仅有咫尺之遥。

  去年,沪深股市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上证指数和深成指的涨幅都超过130%。中国股市涨幅在全球仅次于越南的股市。并且,去年很多基金也是涨幅惊人,翻番的比比皆是。

  据统计,截至1月22日,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首度突破11万亿元。一个月前的12月20日,这个数值刚在一片惊呼声中突破8万亿元大关。

  “最好的营销就是让他赚钱。”牛新建告诉记者,去年中原证券商城路营业部有些客户的收益率高达500%。

  信泰证券郑州经七路营业部一位股民在重庆啤酒上获利近百万元。一个个财富故事开始在街头巷尾流传。

  去年10月,银行月度储蓄存款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降。同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比上月增加了2161亿元。有人开始把房产证送到典当行抵押贷款,以便筹集资金炒股。有人更“狠”,直接卖掉房子炒股票。

  何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房子买时很便宜,一平方米只有1500元,如今已升值到3000多元。本有换房之心的何先生就卖掉了房子,将资金大部分投入了股市,并且“初战告捷”,中了中国人寿一个新股认购签,一下子就赚了两万多元。

  

  “泡沫论”的口水战

  就在股市节节攀升,人们在憧憬着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之时,1月25日,沪深股市放量暴跌,上证指数创出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跌幅高达117点,这无疑给了“死多头”当头一棒。昨日,沪深股市再度重挫,大盘几乎跌停,深成指跌幅达7.62%。股市的下跌,与近期出现的“泡沫论”不无关系。宣扬“泡沫论”的都是一些重量级人物,谢伏瞻、史美伦、吴敬琏、罗杰斯等。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如果说对广大股民朋友有什么样的告诫或者是警示的话,无论在股市高涨还是在股市低落的时候,都永远记住两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史美伦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泡沫总有一天会破,证监会不可能管那么多”。

  就连世界级投资大师罗杰斯也在唱空!据报道,罗杰斯称中国股市已出现泡沫,投资中国股市要等到2~3年后。

  当然,坚定看多者也是大有人在,谢百三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牛市是中国经济在十字路口唯一较好的选择。”著名经济学家杨帆反驳提出“流动性过剩造就的牛市不可能持久”的吴敬琏说:“中国股市现在还只是青壮年时期,一点感冒影响不了它的继续成长,这波牛市至少能涨到2015年,沪指可能达到12000点。”有些媒体甚至提出了“黄金十年”的“前卫”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也卷入了这场论战。他对这轮牛市作了三句话判断:这是中国股市诞生以来最为健康和平稳的牛市,这是最深刻的牛市,这是最持久的牛市。

  

  谨慎操作的提醒

  2007年的行情,不可能像2006年那样“牛气”,得到了多数人的共识。

  卖掉房子炒股票的何先生最近就被“呛了一口水”。他重仓买入中国银行,没想到中国银行最近竟然不争气,害得他被套一万多元。

  基金同样有风险。牛新建说,“股票型基金以购买股票为主,一旦股票在高位震荡,基金的净值、价格也要变化,甚至可能缩水。”

  1996年至1997年、2000年至2001年、2006年至今,被一些媒体总结为全民炒股的几个时期。在1997年,一些证券公司要求最少开户资金为5万元。很多人为了开户,还要到证券公司“找门路儿”。

  然而,激情总会消退。1997年下半年、2001年下半年,股市都步入了阶段性熊市。特别是2001年下半年起,在解决国有股减持的预期之下,一连4年的低迷,给股民留下了伤筋动骨的财富缩水之痛。

  股谚云: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彷徨中发展,在快乐中死亡。股民谢伟说,“连卖菜的阿姨也开始投身股市了,连那些看门的老头也去开户的时候,最好清仓休息吧。”

  资深股民康先生认为,2001年大盘冲上2000点时,国家其实一直在出各种利空消息,只不过大家都麻木了,大盘一直在涨,这时空方开始偷袭。“最近,‘泡沫论’开始抬头,估计离阶段性顶部不远了。”康先生认为,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跌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现,目前仍将强势运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