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郑周刊
3  4  
PDF 版
郑州现代化报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郑州现代化报告

中原网  日期: 2007-02-06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王杰

  现代化中的物质生活

  “你猜猜去年郑州市民买东西花了多少钱?”郑州市统计局贸易外经处张武笑眯眯地问记者,“2006年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822.2亿元,其中城镇居民576.8亿元,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居民的终端消费。”

  据说这已是郑州连续三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速度大幅攀升。2006年10月的头一个星期,郑州市18家大型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3.6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两倍。郑州市商务局有关人士说:“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市民的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变化。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说,郑州居民的汽车、住宅消费热点已初步形成。进入2006年,郑州市商品房持续热销,轿车、电脑、高档数码电器、高端平板彩电、金银饰品等高档商品及通讯器材进入消费旺期。据对郑州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统计,仅2006年1月~9月,郑州汽车类商品零售总量就达50.2亿元,另外服装、食品、家用电器等销售也都达到十几亿元。

  现代化中的经济指标

  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背后,离不开城市经济实力的支撑。

  2月1日,从郑州市统计局传出消息,2006年郑州市生产总值实现2001.5亿元,继2003年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后,郑州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生产总值翻番。

  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中,郑州2005年超过福州,2006年超过长春,目前分别位居第18位和第10位。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郑州7年间超越了潍坊、南通、绍兴、大庆、温州、福州和长春,经济总量前移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4位。另外《2006郑州统计年鉴》表明:郑州市工业总产值比1990年翻了十几倍。工业增加值从1990年的56亿增加到759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经济所副所长王建国认为,现代化不仅是经济总量的考核,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有很多软指标需要实现。就全国来说,现代化所包含的医疗服务、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农业增加值比重这几个指标,已经在体现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水平时完成。郑州大体也是这样,郑州的经济总量不错,社会的软环境有很大提升空间,城市交通和供暖等规划缺乏长远意识,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另外,在人口城镇化、知识创新、工业增加值等方面还需要深入挖潜。

  现代化中的城乡差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一个区域的现代化,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除了地理范围的规定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只有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总和达到实施现代化的规定要求时,才能符合现代化实施的基本人口规模。

  《2006郑州统计年鉴》记载,2005年底,郑州市辖区总人口7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5万人,非农业人口266.4万人。2005年末,城镇从业人数从1990年的317.8万人,增加到了407.9万人。但是,农村的城镇化率并不高,真正的城乡一体化还需要时日。问题体现在就业和医疗保障上,2005年,郑州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637个,每万人平均才2.29个,这个数字只比1990年的每万人平均2.10个多出一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社会学所有关专家说:“处于中心地位的郑州,与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村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根据区域发展的一般演化规律,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村,需要依靠市区的带动。所以大家谈到郑州的现代化时,不仅仅是指这个区域内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现代化,还必须包括区域内农村的现代化。”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