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您还不曾感受到城南路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也许,您早已被城南路浓浓的文化气息所迷恋。不管怎样,城南路作为郑州最具历史文化代表性的街道,在商都古韵气息的笼罩下,已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成为颇有历史文化韵味的特色街道之一。□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刘周全 姚育林/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老城墙之史
岁月之歌
下午2点多钟,我们来到了城南路,在这举世闻名的商城遗址一隅,我们恍若握住了时光宝盒,来往于3000多年的岁月中。周围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如梭穿行的车辆长龙,都市现代文明把这3000多年的故地逼仄得有些落寞。
城南路毗邻的城墙,虽然因为岁月的剥蚀,已经显得不那么巍峨了,但是依然以顶部宽五六米、底部宽20多米的矩形稳稳地坐落着。城墙上端散落各处的刺槐、核桃树,不知道是哪个年月被风、被鸟或被人带上来的,随意地生长着,历尽了冬的冷清,虽然见不到它们的生命活力,但从结实的树干、如铁条钢枝一般的树杈上,依然可以看到生命的倔强与顽强。
站在巨大的城墙的顶部,阵阵凉风吹来,往事如烟,3000多年前的情形已经无法让人有丝毫的把握了。脑海里不断浮现的甲骨、陶器、青铜,却像一连串挥之不去的梦,在唤醒和强化着我们对这片古老文明遗存情不自禁的想象。是啊,悠远的商土有太大的魅力与磁力,来到这里,心已经变成了一块黑黑的铁,强大的磁力让你无法抗拒。
据资料记载,城墙底宽20~30米,顶宽5米多,高约l0米,城墙四周共发现11个缺口,有的缺口可能是原城门所留。城墙系用土夯筑而成,城墙总夯土量为87万多立方米,夯前挖土量约174万立方米,在当时主要以木、石器为劳动工具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两万人连续工作三年才有可能完成。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出现在3600年前的商朝早期,也称得上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了。
郑州老城墙也不单纯是商代亳都城墙,春秋战国以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所修的管国、管城、管州、郑州、郑县的城垣都在原商代城墙上叠压。而郑州商代夯土城墙也正是由于被后来历代修筑城墙所利用和覆盖,才得以历经3600年的风风雨雨而保存下来。
3000多年的风和雨,3000多年的灾与难,3000多年的变与故,这里已经景色不再,风采难求。经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了巨大功用价值的城墙,成为人们怀古的最佳去处。
老城墙之恋 成长纪念
“记得在我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爸爸妈妈就经常带着我登上这段长长的黄土墙。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承载了我童年的欢声笑语。待年龄稍大些,爸爸告诉我它不是普通的墙,而是很古老很古老的城墙,比万里长城还要古老。听了爸爸的话,我若有所思地望着它,仿佛看到了一个王朝的背影。”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已经上了大学,并选择历史作为她的专业,我不知道孩提时那段墙是不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起了作用。事实是,大二那年,她迫不及待地要用专业人士的眼光去审视这段逐渐走进她生命的黄土墙——2004年暑假,她在进行实地考察和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一份15000字的考察报告,试探讨商城遗址的历史地位、现状以及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保护等问题。
虽然数据显示这份报告的阅读次数只有6次,但我还是被这位1984年出生的小姑娘打动了。正如她自己所说,还有多少年轻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
原郑州铁路工厂退休工人杨乃贤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提起老城墙,他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首先向我们表明自己是一位历史爱好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在中原悠久历史文化的熏染下热爱上了历史。关于商都的许多方面,他都十分了解,讲解起来滔滔不绝。老人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时环顾四周,手指远方,告诉记者现在的大石桥附近是解放前郑州城的城门;紫荆山是当初商都的宫殿所在,出土过铸造铜器和陶器的范模;脚下城墙的东南以外在解放前都是农田……
说到城墙的保护,老人颇多感慨,他说在解放前这里很乱很脏,垃圾、棚居等很多东西在城墙脚下长期积累,日久天长,从底部形成了埋盖,地面不断增高,使得城墙变得越来越低矮了。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从城墙上取土做煤坯,又对城墙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庆幸的是,最近十几年来政府开始下大力气保护,情况得以好转。
老城墙之乐 安享晚年
家住城南路的70多岁的宋老先生介绍,他平常都来这里锻炼身体,早晨来此地锻炼的人很多,有人舞剑,踢毽子,耍花棍,打门球,打陀螺,散步,放风筝,还有人唱戏,唱歌。有时候还有人玩斗鸡,都是自娱自乐。
宋老先生还指着古城墙外边的一道绿化带对我说:“以前这里就没有绿化带,在解放前社会比较动荡,有些人就随便到城墙上建自家的房子,再加上年久失修城墙就这样给损毁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强了古遗址的保护工作,前几年商城遗址管理处就建了这个小绿化带,很有点公园的味道吧,不但可以解决市民锻炼地方紧张的问题,还保护、美化了城墙。可谓一举两得。”
79岁的市民相先生说:“每天早晨9点之前,会有很多人在商城遗址的入口处开展唱歌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还有戏迷们自己组建的戏班,自筹经费,还搭了戏台。”相先生边说边顺手指给我们看,城墙里边有两个绿色防水布搭建的棚子,感觉规模还挺大的。
“我很喜欢唱戏、听戏。一有时间就带着凳子去那里,偶尔还能站在上面唱几段。多数情况下人们唱的是折子戏,有时要是帮手多了能唱个整戏。河南本来就是个‘戏窝’。这样不但陶冶了情操还丰富了生活,这样的晚年心满意足。”
老城墙之下 龙头宝地
走下城墙,可以看到在城墙根儿下,黄色的墙土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被剥落在地足有厚厚的一层,显示了岁月的无情。岁月无情人有情。谈起古城墙,城南路上的商户们每一个人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涛涛便宜坊坐落在商城遗址的入口和城南路起点的位置。从此处往东北方向走就进入了商城遗址,可以领略到距今3600年以前的商文化,感受商城墙的浑厚魅力;从此处往西走刚好是城南路文化街,统领着整个文化街。由这里开始你可以看到仿古建筑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字画、工艺品店。
涛涛便宜坊里的宝贝真不少,《百福寿》、《一百岁》等字画,各式瓷器、青铜器、玉器,还有西藏羊皮画、竹帘画等。最让店主张伟统得意的是他收藏的字画,其中以中国龙文化书院院长胡源智的真迹为重。洋溢着笑容的张先生边说边把目光移向旁边的墙上,那里挂着的正是胡先生的墨宝《吉祥如意龙图》。据说此作品中的一件曾被第一届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视为珍藏,后来又被国务院作为馈赠外宾的礼品加以收藏。涛涛便宜坊怎么淘来这个宝贝的呢?
“一次我邀请胡先生来店里做客,他看了我的店后非常兴奋,说这里正是神龙回首之处,北依商城文化遗址,南领城南路一条街刚好是龙头地,而他的图正好有个‘龙’字,于是当即决定把这幅图放在这里销售。”
张伟统告诉我们,以前这个店也有人经营,但生意很是惨淡。他接手后,非常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商城遗址文化结合,结果生意越做越好。尝到甜头的张伟统说,他以后还会根据商城文化内涵的发掘重点做和遗址有关的东西。“自从郑州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确立了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之后,来这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以后的发展更应该面向国外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