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热点新闻
3  4  
PDF 版
炎黄二帝巨塑4月18日开放
炎黄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炎黄二帝巨塑4月18日开放

中原网  日期: 2007-02-27  来源: 郑州晚报  
  建造在黄河郑州段南岸的炎黄二帝塑像,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内部修整和山体硬化工程,3月底将全部峻工,4月1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昨日,在炎黄广场和炎黄纪念坛上,慕名而来的游人以自己的方式向炎黄二帝表达着敬仰之情。记者有幸登上了巨塑观景台,一探究竟。

  经600多位专家5年论证,巨塑得以定型

  炎黄二帝是上古时代的英雄人物,炎帝时期发明了农业、养殖、农历、医药等,黄帝时期发明了衣服、舟车、文字、指南针、音律等。炎黄二帝是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和化身,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标志。 

  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感情,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心愿,20年前郑州市民倡议建设炎黄二帝像。经过全国600多位专家学者5年论证、10次修改,炎黄二帝终于定型成现在的形象,并从原来的站姿改成依山而建。1991年9月炎黄二帝巨塑工程最初由炎黄文化研究会筹建,后因资金问题在2004年移交给黄河风景名胜区筹建。

  □晚报记者 陈静 实习记者 李丽君/文 晚报记者 王梓/图

  游客爆增3倍 只为炎黄二帝

  临近黄河风景名胜区时,能远远地看到炎黄二帝像的巨塑坐南朝北遥望黄河。走进景区,沿着一排松柏前行百余米后向西看去,宽阔的炎黄广场足以征服每一个人的眼球。15万平方米的正四边形广场一直延伸至黄河老滩,被正中间的炎黄纪念坛分成4个等大的正方形。

  虽然广场上的草地植被还没有铺设,但是平整、宽阔的广场已经成为游人进入风景区后尽赏的第一站。据风景区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景区向市民开放了纪念坛和广场,结果这7天游客人数居然达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很多游客在买票时都会问‘能登上炎黄二帝像吗?’”

  15分钟登顶 请带上望远镜

  炎黄二帝像的主体工程到底进行至哪一步了?站在巨塑的肩膀上俯瞰黄河将是什么感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征得景区负责人同意后,从尚未完全建好的步道登上了塑像观景台。

  沿着平缓的步道,每登高一步,眼前的黄河滩景色仿佛就更宽更远了。平静的水面,青绿的群峰,再加上远方奔驰的火车,一派祥和景象。

  从山脚下登上观景台,最多只需15分钟。放眼望去,黄河就近在咫尺,纪念坛全景尽收眼底。没想到的是,居然已有市民“先睹为快”了。“那炎黄鼎的内壁还有刻字呢。”偷偷登上二帝像的市民宋先生,正拿着望远镜高兴地对女儿讲他的新发现。宋先生说他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了,“第一次来没带望远镜,这次我特意带上,好让孩子仔细看看咱的母亲河”。

  黄河两岸儿女 早就想来看看

  虽然整个景点还未正式开放,但已建成的广场和纪念坛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孩子们在广场上放风筝,年轻人四处照相留影,老人们则悠闲地坐下来看风景……

  整个炎黄广场按地形可分为三级。一级广场中放着一尊高6.6米、直径4.83米、重20吨的青铜主鼎炎黄鼎,四周环绕着代表56个民族的石刻,这些石刻如儿女般紧紧围绕在二帝的身边。二级广场上6米高的钟与5米高的鼓两边对称,钟鼓长鸣,让炎黄子孙戒骄戒躁、再创辉煌。

  位于三级广场上的是高达9米的炎黄纪念坛,这也是广场上的核心建筑。这里不但可以举行祭祖大典,也可以供市民集会。在纪念坛两侧广场绿化带中,还设有两座纪念馆,即华侨历史博物馆和中华姓氏博物馆。在三级广场坛道两侧,还将分别设置8尊4米高的青铜鼎,与炎黄二帝像下的主鼎遥相呼应,合成九鼎之数,意在九州炎黄子孙共祭先祖。

  站在广场上,游客们都期盼着炎黄二帝巨塑顺利竣工。来自黄河岸边的杨女士举家到景区游玩,“平时总是远远地望见二帝像,早就想来看看了。俺们代代都住在黄河边上,当然要记住老祖宗了。俺村的人都说这雕像建得好,村里的老师说这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家住黄河北岸的荆女士,已是第三次和家人一起“探望”炎黄二帝了。“我家离这儿十几里地,每天看着他们慈祥地望着我们,心里可舒服了。这两年多来,只要工程有大的进展,我们全家就骑车来看看。”

  站在巨人肩头 尽览黄河壮阔

  炎黄二帝像坐落在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南岸50多米高的同盟山上,以山体为二帝之身,向上塑成头像,主体内部由水泥和钢筋组成,外部由青灰色的花岗岩砌成,高达106米。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使得塑像轮廓清晰,而胸部以下自然虚化与山体相连,形成简练概括、刚健凝重、雄浑质朴的风格特征。

  目前,巨塑头像外部已经完工。其中,高者是农业神炎帝,国字脸、卧蚕眉、蒜头鼻、长髯垂胸,表情睿智、慈祥,微笑中展示出博大仁爱的胸襟。略矮者则是军事家黄帝,目字脸、剑眉、悬胆鼻,眼神锐利,表情刚毅、雄健,沉思中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魄。二帝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巨大的脸合在一起就有1000多平方米。“炎黄雕像身高106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多方,景石3万多吨。”景区负责人介绍说。在二帝脚下,还将刻上《炎黄赋》。

  站在巨人的肩头,远方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和黄河,身后是群山葱郁,阵阵清风掠过让人忘却了凡尘。景区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工程已经完成了95%,仅剩绿化之类的收尾工作,整体工程将于3月底完工,4月18日该景点将正式开放。同时,还将举行纪念炎黄二帝的盛典,并将纪念活动持续举办下去。

  在此基础上,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包括惠济区所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区域,将建设“中华历史文化园”,届时游客们可以大饱眼福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