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6版:互动周刊
3  4  
PDF 版
扑克馆奇妙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扑克馆奇妙日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1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苏 瑜 

  实习生 刘周全 姚育林/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扑克可谓尽人皆知的玩乐项目,逢年过节,友人小聚时一副小小的扑克牌就能让大家玩个痛快,不但能沟通感情、消除疲劳,还能活跃气氛。“斗地主”“双升”“5、10、K”,大多数人都会玩,最差也会玩“挤黑尖”“交公粮”什么的。虽然电影《赌神》中的扑克花技,让大家惊羡之余也很是憧憬,但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的绝技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魔术师扑克馆里显绝技

  一个周末的下午,庆丰市场扑克馆内,里三层外三层围的全是人,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里面的小伙子。人群中心,是正在展示扑克绝技的21岁魔术师连鑫。

  那一张张扑克牌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让人捉摸不透,三四张牌如飞梭般穿行于魔术师手中,让人眼花缭乱。别看小小的几张牌,弄得大家竟是一头雾水,很难猜准魔术师手里抽出的是哪张。牌就像宠儿一样在他的手里尽情“撒娇”,次次都猜错的小姑娘噘起了小嘴,逗得人们哈哈大笑。魔术师见状,便不再发问,开始尽情表演。只见他手中的牌,时而如急水奔流,迅速地从左手飞向右手;时而如雏燕出巢,一冲而上;时而如彩凤戏丹,一长串牌一下子从魔术师的嘴里涌出;时而如孔雀开屏,五颜六色地呈现在掌心间;时而像神奇精灵,变幻不定,竟然从魔术师的衣兜里出来了。表演的人面色平淡,静如止水。围观者则如坐针毡,绷紧心弦。观看之时,人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斑斓的扑克,全场异常的平静如处幽静园林。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了那美妙的时刻,随着表演的结束,全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大家想不想学啊?”馆主王列的问话把还沉浸在奇妙氛围里的人们拽了出来,“以后每个周六下午,扑克馆都会有扑克爱好者聚会,大家可以了解扑克牌,可以学习扑克魔术。”

  王列是河南省收藏协会扑克收藏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是有名的“扑克大王”。今年年初,他和其他扑克爱好者一起成立了扑克馆,并教扑克爱好者玩扑克魔术。

  爱好者扑克馆里乐尽兴

  随着收藏协会的活动越办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扑克牌,并加入了收藏的行列。他们分布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在郑州自动化研究所工作的廖红生先生就是一位扑克牌收藏爱好者。他收藏扑克牌已经有两三年了,也是出于一种爱好随便收藏一些,没有啥特殊的想法。在谈到收藏心得时,他喜笑颜开地说:“别看这是小小的扑克,里面蕴藏的东西可多呢,收藏它就像接触到另一种文化一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研究性”。那天他还特地带了一部相机,希望能把一些精彩的场景拍下作为美好的回忆。

  作为一名警察的王保国先生,对扑克的兴趣可就更有说头儿了。在谈到为什么收藏扑克时,他很干脆地说:“兴趣。”谈到收藏心得时,他说:“把扑克作为一种收藏爱好,你得对其进行细心地分类,不能见了就稀里糊涂地收藏。”

  王保国不但有收藏的爱好,还有玩扑克魔术的爱好。对于玩扑克魔术,他自己也是看着别人玩有意思就自个琢磨,现在也能玩一些简单的了。比如飞纸牌,当纸牌被弹飞出手指后还能让它再返回手中。他说这个是自己新近才学的,还不是很熟,需要再练练。自从玩上了扑克魔术自己的空闲时间更少了,但他觉得很开心、很值得。

  痴迷人千里奔走寻扑克

  说起与扑克结缘,还要追溯到1977年,王列单位同事手中玩耍的长条形汉牌引起了他的好奇。于是,每次值班,他总特意把牌借来把玩、端详,还很认真地把上面的变形数字描了下来。就这样,这副奇怪的牌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1982年,王列出差时,在一家商店里看到了一副长条形扑克,联想到汉牌,他不自觉地拿来观赏,刚一打开,就立刻被里面绘制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那白描似的《红楼梦》人物精细明快,生动传神,再加上他原本就喜欢连环画,这副非常符合他审美口味的扑克让他发现了另一片发展的空间。他买下了这副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扑克,回家后细细欣赏,爱不释手。过去人们或把扑克视为赌具,或当成无聊时消遣的玩具,难登大雅之堂。可是这副《红楼梦》好牌则使王列看到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从此他走上了寻找、收藏扑克牌的漫长道路。一寻就是20多年。

  王列如饥似渴、极度兴奋地“搜刮”着他能见到的所有花色扑克。1992年,因为纸张涨价等原因,扑克牌的数量和品种锐减,可能这对别人影响不大,但对王列而言,却如同失去了精神支柱。有一天,他实在着急了,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直接到生产厂家去!对他的突发奇想,一直全力支持的妻子表示理解,于是夫妻二人毅然奔赴远在山东的扑克牌生产企业。热情的员工把风尘仆仆的他们迎进业务室,当得知他们是个人收藏而上门“寻宝”时,惊讶不已:“玩牌玩到自己跑到厂里买,而且每种只要一副,在全国也算第一人了!”厂家被王列的精神所感动,破例带他到仓库里任其挑选,王列就像阿里巴巴进了芝麻开门的山洞,在扑克的宝藏里尽情选取,满载而归。

  收藏扑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形状上说,扑克牌有心形的、S形的、六边形的、团扇形的、蝴蝶形的……从材质上说,有金银箔的、有金属币的、有景泰蓝的、有竹骨的、有泥塑的……从形式上说,有连张的(54张连成一体便是《清明上河图》)、有超大型的、有微型的、有双角的、有实物的……而这些闻所未闻、千姿百态的扑克牌,大多都可以在扑克馆欣赏到。粗略地统计,王列的藏品已有2000多副,7000多个品种。2002年10月,在中国第一届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上,他制作的《古中原 新河南》8个展板受到业内人士好评,一举获得铜奖。

  对王列来说,收藏扑克牌就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获奖不是目的,他也根本没有想过要靠它来发财。能把扑克牌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能搜集交换到更好的扑克牌才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