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郑州县市
3  4  
PDF 版
百家姓方阵盛装登场
千里传照片警民一家亲
登封首届运动会主打少林武术操
小子寻奇遇 不识归来路
宣传节水,4侠女徒步到北京
上街优秀高中生获“宗剑奖学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百家姓方阵盛装登场
黄帝故里改扩建工程完成过半,丁亥年拜祖大典亮点多多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3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王军方

  昨日上午,新郑市召开“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闻通气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汇报、大公报等全国各地21家新闻媒体30名记者对正在改扩建的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采访。目前,黄帝故里改扩建工程已完成过半,三月初三(4月19日)将以多个亮点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光临拜祖现场。

  工程预计4月10日前完工

  从以前的拜祖活动看,黄帝故里景区存在拜祖场地狭小、文化符号不规范、旅游链条不完整等方面问题。今年1月10日,新郑开始投巨资对黄帝故里景区改扩建。

  由于黄帝故里遗祠后的拜祖广场空间狭小,为最大限度地增加拜祖现场人员容量,遂将鼎坛移至中华姓氏广场。

  记者昨日上午在改扩建施工现场看到,重达24吨的黄帝宝鼎已安全“站”在鼎坛上,20多名工人在下边的基座上施工。黄帝宝鼎附近的中华姓氏广场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为普通群众参与拜祖大典提供了宽敞的场地,目前的花岗岩铺设已达2000平方米,周边道路已建好了高高的围墙。

  向北走,高大宏伟的汉阙,两台起重机分别将打磨好的大石块吊到两个基座上,附近的牌坊也在紧张施工。在黄帝塑像前的拜祖台,工人们仍在忙碌地铺装花岗岩,施工人员介绍现已铺装花岗岩近3000平方米。黄帝塑像已在原来的基础上,“起驾”上升3.81米达到9米的总高度,成为黄帝故里景区最高的建筑。圣火台是这次改扩建工程中动工较晚的工程之一,目前已开始打地基。

  经过这次改扩建,拜祖现场容量成倍扩大,由原来可以容纳3000多人增加到3万人。

  圣火与姓氏文化是亮点

  点燃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圣火是这次拜祖大典的重要环节。

  “按照中央电视台的策划方案,并通过网上调取国外多种方案,进行多次规划、研究,目前形成了具有防风、防雨等包含各种综合因素的新方案,同时还对安全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圣火台中心是一个主火头,周围是13个小火头,下边有永不间断的天然气供应,除了拜祖当天点燃全部火头外,平时游客上香时只点燃中间的大火头。经久不息的中华民族圣火将在大典仪式上点燃。圣火台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拜祖需要,同时还可争取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作为采集圣火地。”新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郑灏东介绍。

  和圣火台一样,另一亮点“中华姓氏墙”的规划也经过多次改变。在黄帝宝鼎鼎坛周围,将设三个层面,上层是以“风”系为主的姓氏,第二层是“女”系下传姓氏,第三层是宋代排列的百家姓。鼎坛附近还将设5道中华姓氏墙,上边刻有占总人口1%以上的有文字考证的3000多个姓氏。

  预计3万人品评黄帝文化

  除继续邀请国家领导人和海内外嘉宾2000多人到主场参加拜祖活动外,同时在新建成的中华姓氏广场举行盛大的民拜活动,以形成内外场互动的浓烈氛围。其中一个亮点是,将有身着不同姓氏汉字服装的999人组成百家姓方阵亮相。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参加拜祖大典的各类人员预计超过3万人。

  同时在拜祖大典前,除郑州市执委会在郑东新区安排黄帝颂音乐会等活动让炎黄子孙参与外,新郑市还将举办高层次的黄帝文化论坛,邀请余秋雨、于丹等当代文化名人畅谈黄帝文化和黄帝精神,提升拜祖大典活动的品位。

  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大典

  截至昨日18时,新郑市政府网站“网上拜祖”栏目(http//www.xinzheng.gov.cn/web/bz.jsp)浏览的人数已达到2200人。4月10日前,在该栏目留下姓名和500字以内的文字内容,即可在拜祖大典现场的84块姓氏文化墙上保留一段时间。目前,新郑市政府网站正在与有关部门接洽视频直播拜祖大典。

  郑灏东说,今年拜祖大典直播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现场感尤其突出。央视直播上午9时正式开始,著名主持人和文化名人在中华姓氏广场的透明直播间以访谈方式拉开直播帷幕,9时30分主要领导和嘉宾开始进入现场,9时50分拜祖大典正式开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