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娱乐聚焦
3  4  
PDF 版
杨三姐戏里当原告 戏外成“被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杨三姐戏里当原告 戏外成“被告”
新版《杨三姐告状》收视飘红但“口水” 不断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7  来源: 郑州晚报  
  杨若兮:我没有模仿巩俐,只是向所欣赏的前辈学习。
  

  从17日起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杨三姐告状》,伴随着剧情发展而来的不是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对人物的敬意,而是此起彼伏的争议、质疑甚至谩骂。尽管舆论对该剧褒贬不一,但在一片争议声中,新版《杨三姐告状》收视率全线飘红。目前,此剧已播出大半,而在现实中,《杨三姐告状》也可能惹来官司,有观众愤怒地称剧情实在离谱,居然将机智的杨三姐虚构了一段被卖入青楼为妓的历史,“杨家后代应该将告状进行到底!”而律师也明确表示,影视剧如对已逝人物造成人格伤害,同样会因涉嫌名誉侵权而遭致官司。

  剧情

  观众投诉:杨三姐居然青楼为妓

  《杨三姐告状》开播后一直站在争议的巅峰。不少观众发现,电视剧里年代背景、人物关系都与史实出入很大,不过最不能容忍的是杨三姐居然有一段青楼为妓的历史。有观众认为如此剧情是一种“人格上的篡改”,“把杨三娥这个善良的农村妇女改成当过妓女。”在《杨三姐告状》的分集介绍里,从第1集到第3集分别有以下内容介绍:山东藩台杨康源揽罪责于一身,临行前把妻女托付给了高家……县衙把杨家母女卖到了翠月楼……高家二儿凑足了银子连夜赶到将杨家母女救出了妓院。

  编剧解释:电视剧需要故事

  众所周知,“杨三姐告状”是1918年发生在河北滦县的真人真事,讲的是民国初年高占英将妻子杨二姐杀死,其妹杨三姐费尽周折缉拿凶手的故事。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杨三姐又称杨三娥,本名杨国华,生于1902年,1983年任过唐山市政协委员,1984年病逝。对于该剧被批将全国有名望的杨三姐恶搞进青楼,该剧编剧徐兵解释称:“我想观众可能是把它与评剧版进行了对比,事实上我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将评剧版作为蓝本。评剧只有两个小时,而电视剧有30多集,评剧版与真实历史的过程都非常简单,依靠这些素材无法完成剧本,必须增加故事。”不过他也笑称:“即使没有杨三姐被卖进妓院,也会有其他桥段取而代之。”

  律师观点:死者名誉权受法律保护

  以名人为题材的影视剧总能赚足眼球,但近年来发生的大事却让欲做此类题材的制作方不得不小心从事:去年电影《霍元甲》就被霍元甲后人告上法庭,控告其侵犯名誉权。那么死者的名誉权是否也受法律保护?律师张妮告诉记者:“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可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侵权行为就包括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以及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等。”编剧徐兵也承认,自己此前创作剧本时,没有与杨三姐后人接触,“他们没有看过剧本,我认为有关法律的事应该由制片方处理。”

  背景

  民国故事提早到清末

  杨三姐生于1902年,卒于1984年。评剧《杨三姐告状》讲述的是她为了二姐冤仇不畏强暴奔走告状,最终得以获准开棺验尸,为被丈夫所害的二姐申冤的故事。有观众表示,这是冀东滦县民国年间发生的真人真事,影视剧改编首先应该尊重这个历史背景。而在电视剧《杨三姐告状》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被提前到了清末。剧组给出的理由是“清朝人物造型比民国漂亮”、“时下非常流行清装戏,符合了观众口味”等。而制片人张光北的解释则是为了给杨三姐打赢官司寻找一个“历史理由”:“在清朝她的官司没打赢,但到了民国,时代发展了,文明也发展了,她就把官司打赢了——主题意义在这。”

  人物

  杀人凶手形象被美化

  观众意见最大的是该剧胡编乱造剧情、篡改历史人物姓名、美化反面人物。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高占英是个十足的坏人;而在电视剧中,他的名字被改成了高成栋,做的坏事也好像是姘头林媚春逼的。有观众说:“他的很多行为不由自主,甚至还有点让人同情——他对杨二娥下毒后表示后悔,还说了一通发自肺腑的悔过话!”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处理不但不能让人接受,是有悖于人性常理的。而剧组的有关人员却认为:“好人不可能一好到底,坏人也不会坏到头上长疮身上流脓。人物塑造应该多角度多侧面,这样才可信。”

  表演

  杨三姐成清朝“秋菊”

  《杨三姐告状》缺乏知名演员,导演黄力加则表示,他选演员是从角色出发,要有实力、要符合人物气质,“我没有过多考虑她是不是大腕。”制片人则认定杨若兮身上有种不屈不挠的气质,杨若兮本人也表示,自己和杨三姐较真的性格非常相似,但还是有观众不买账。杨若兮在开拍前看了多遍《秋菊打官司》的影碟,于是有人指责她“刻意模仿巩俐”,更有人说:“活脱脱一个清朝时期的‘秋菊’。”

  本报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