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人员流入城市谋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城市人群也需要城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多元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从小商贩和外来人员的角度看,到城市劳动谋生是他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也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理念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这体现在单纯的追求城市管理的洁净、整齐,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上。这种形式主义的管理方式,没有考虑到老百姓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也没有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
杨雄说,事实上,即使在世界上最发达的、最现代化的城市,也没有消灭城市街头的摊贩和流浪者。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巴黎及其他城市,都有小摊贩,集市、夜市、周末市场、跳蚤市场、庭院销售等各种不同形式为城市个体经营者提供自由经济活动。
很多老一代的市民对小摊贩的日渐消减也相当惋惜。“以前,走街串巷的街头叫卖者是上海城市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只能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看见叫卖‘赤豆莲心粥’、‘磨剪刀’等代表性的场景了。”上海市民谭老先生说。
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上,小摊贩的缺失也带来了许多不便。对此,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的王大妈深有感受。“我感觉最近这几年,北京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规范,可生活越来越不方便了。”王大妈对记者说。
“为什么在城市管理的问题上,现在的矛盾这么突出、这么尖锐?我认为在城市治理的问题上需要理清一下思路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理念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