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中国新闻
3  4  
PDF 版
毕业了,让我们“毕婚”吧
山西煤矿瓦斯爆炸 20多人被困井下
北京地铁工程塌方 6人被埋生死未明
为死亡流浪汉维权 民政局诉求被驳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毕业了,让我们“毕婚”吧
上海大学毕业生时兴“毕婚族” 专家说尚未脱离“襁褓”应慎待婚姻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9  来源: 郑州晚报  
  仅今年1月至3月,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婚姻科就受理了81位24周岁以下本科学历新婚者的结婚申请,而去年一年的统计情况同比2005年又增加不少。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现在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选择了结婚,形成了沪上新兴的“毕婚族”。而经济过分依赖父母,心理上不能完成从学生到已婚者的转变,成了不少“毕婚族”眼下面临的困扰。对此,社会学者提醒大学毕业生,慎重对待婚姻。

  个案点击

  父母帮做家务 每月入不敷出

  每天早晨,王妮(化名)和刘浩(化名)都会在刘浩母亲准点的电话铃声中起床,他们的洗衣机里堆满着积攒了一个星期的脏衣服,早餐是隔夜的微波炉食品。

  如果没有发现墙上的结婚照,外人很难看出王妮和刘浩已经是一对新婚3个月的年轻夫妻。去年夏天,两人从上海某高校毕业,并于当年年底步入了婚姻殿堂。

  “当时想着结婚后,生活会稳定一些,双方父母也会帮忙,我们可以有更多精力打拼事业。但现在发现,婚后生活其实也不像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王妮告诉记者,婚后,她与刘浩住在家长资助了首付的两居室公寓里,每月都要承担沉重的房贷压力。另外,由于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每到周末,刘浩的母亲都会赶来为他们整理房间,就连交纳水电费这样的小事,要是缺少了家长帮助,他们都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

  最新玩法    “毕婚族”人数不断飙升

  在徐汇区民政局婚姻科,记者了解到,最近两年里,22周岁到24周岁的本科学历者,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逐年增多,2005年该科共受理了809份申请,而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21人,增长幅度超过50%。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卢湾区,卢湾民政局婚姻科的李志雄科长告诉记者,2006年是他们接待24周岁以下本科学历新姻者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387人前来登记,2005年统计数字只有153人,还不到2006年的一半。今年1~3月,该婚姻科也接待了81位同情况者前来登记,约占受理总人数的5%,达历史同期最高。李科长还对记者说,这类刚毕业就结婚的人群,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约要多1~2倍。“我还碰到过前一天才到法定结婚年龄,第二天就来办证的大学毕业生呢。”

  网友看法    “毕婚”是一种草率行为

  对于“毕婚族”这种新兴现象的出现,记者特意在“天涯”、“都市客”等热门网站和部分高校BBS上作了一组微型调查,截至昨天晚上7时,近30份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年轻人普遍表示,注意到“毕婚族”在都市中的兴起,不过愿意亲身加入其中的网友寥寥无几。

  网友“文人土匪”留言表示,“毕婚族”最大的隐患就是心理上无法完全接受婚姻带来的角色转变,不利于家庭与社会稳定。另外一些网友则指出,刚毕业就结婚,经济上难以向父母“断奶”,客观上会造成“啃老”恶习产生。

  被问及造成“毕婚”的原因时,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过分追求安逸生活是引发“毕婚”现象的最主要因素。而在对“毕婚族”看法的回答中,超过一半的网友都选择“可以理解,但不会尝试”,另有将近30%者觉得“这是一种草率的行为”。

  专家说法 “毕婚族”是生活过分安逸的产物

  “毕婚族”的兴起,引起了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副所长孙抱弘教授的关注。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孙教授认为,“毕婚族”是当代社会安定和谐环境下,部分青年无法脱离父母庇护,在生活上过分贪图安逸的产物。

  孙教授分析说,“毕婚族”和其他同龄人相比,大多有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渴望过稳定舒适的生活。但他们在步入婚姻的同时,往往在心理上却没有做好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转变为一位已婚人士的准备,因此会造成经济上过分依赖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结婚信息的情况。

  孙抱弘指出,过早结婚会给年轻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角色转换,就有可能影响家庭和睦,引发一些家庭矛盾。

  据上海《青年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