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伏牛路北社区的老人们在学习叠纸鹤。 |
|
□晚报记者 陈静 实习记者 李丽君/文
晚报记者 王梓/图
认领大红灯笼,标上自己的姓氏,然后把它们高高挂在拜祖大典主会场里;叠纸鹤,送到本报评优,将最精致、最简洁的作品作为大典悬挂纸鹤活动的标准式样推广。这样的活动您愿意参加吗?如果您心动了,就快快行动吧。从今天起,就开始搜集自己的姓氏来源、典故,动手叠一只精美的纸鹤,共同参与到拜祖盛事中吧。
比比谁的姓氏传说最动听
一排排大红色的灯笼,一个个与日月同辉的姓氏,一段段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故事,即将在黄帝故里的长廊里,上演一幕幕亘古不变的情怀。试想一下,黄帝故里广场周边的长廊里,挂着一排排大红色的灯笼,灯笼下坠着一块块牌子,正面是不同的姓氏,反面是姓氏的来源,随着阵阵轻风,日夜与祖先相守,这样的情景,您心动了吗?本报与大典办联合举办“百家姓·郑晚灯·与祖同辉”活动,让您与全球华人同步祭拜祖先。
在黄帝故里广场的拜祖大典主会场上,黄帝像的正对面和侧面共有3条仿古长廊,是故里景区的一个重要景观。长廊内雕刻的大量中外名人题词,融文化与历史为一体,有着很高的保护和欣赏价值。
在长廊檐下,将挂起统一规格的大红灯笼,每只灯笼下面还会坠上一块木牌,市民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及其来源、传说标在上面,把那里装点成一个极具情趣的“百家姓长廊”。同时,也可以在此为祖先祈福。
本报在此特别鼓励那些拥有罕见姓氏的市民,把您的姓氏贴在灯笼上,给咱们的百家姓大家庭再增添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美丽传说。届时,我们还会对这些有着稀少、罕见姓氏的市民进行专访,挖掘出更多的好故事。
至于如何认领大红灯笼,本报将在近期公布认领时间、认领方法、认领地点等,有兴趣参加活动的市民可从即日起,动手搜集与自己姓氏有关的资料。
当然了,肯定会有市民提出疑问,如果姓氏重复了怎么办?如果很多拥有一个姓氏的人都来参加活动,那会贴谁的故事呢?这个问题我们早已考虑到,到时将从同一姓氏的众多参与者中优中选优,选取最吸引人、最全面的故事贴在灯笼上。
相关
探究中华历史文化,解读姓氏发展历程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甚是繁杂。探究中华姓氏文化及姓氏发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古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的起源与图腾崇拜有关。二、我们今天的姓氏制度,确立于秦汉之际,先秦的“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三、魏晋门阀制度使姓氏这个作为人的符号标志有了贵贱之分。四、同宗不一定同姓,同姓不一定同宗,近代中华姓氏是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的结晶。五、重生报本,寻根归宗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不能与中华民族相比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
比比谁的纸鹤最精致
本报自组织市民动手叠纸鹤、参加拜祖大典活动以来,受到市民热情关注,有市民打电话来咨询参加事项,还有许多市民已开始学叠纸鹤,有的在家属院、小区里比赛谁叠得最好看。
昨日下午,伏牛路北社区院子里的一群老姐妹们,一改往日下棋、打牌等常规娱乐项目,全都“埋头苦干”。原来,她们是在比赛谁叠的纸鹤最好看。50多岁的孙老师和几位邻居围坐在院里的方桌前,专心地叠着纸鹤,不一会儿,从她们手中就“诞生”出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等10多只各色纸鹤。
孙老师说,她也是前两天看到晚报才知道这个活动的,当时就觉得很喜欢,于是照着报纸上刊登的纸鹤叠法开始练习。“我也是叠了3只才叠得像个样子,刚开始叠的几只我都保留着呢。”孙老师回到屋里拿出几只纸鹤给大家看,“这是我的几只实验品,叠得不好看,可我会一直保留着,这都是我参加拜祖大典的一片心意。”
“这都是我们跟孙老师学习叠出来的。”大妈们一边叠着纸鹤,一边告诉记者。下午,她们在院子里看见孙老师叠纸鹤,都感到好奇,一问才知道,孙老师是为了拜祖大典在“热身”。于是,她们都拜了孙老师为师。“很好看吧!这可是我们学了半天才会的,我们一会儿还要比赛看谁叠得最好看呢。”
在几位“学生”当中,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她是骆大妈,已经71岁了,别看年龄大,可老人的手却相当灵巧。“我现在已经学会了,一会儿比赛时肯定能比过她们。晚上回去还要教给孙子。”
评优
选出最精致的一只,作为大典标准式样
为了能让市民尽显才艺,同时为拜祖大典悬挂纸鹤活动做好“热身”,本报从即日起举行“市民比赛叠千纸鹤活动”。从今日起至4月1日(周六除外),市民可以将自己精心选材、设计、折叠的纸鹤,连同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送到郑州晚报15楼新闻中心,交给记者李丽君。
我们将从市民送来的纸鹤中,选出最优秀的10只作品进行奖励,再10选1挑出最精致、最简洁的一件作品。届时,本报将对被选出的唯一一只精品纸鹤的作者进行专访,记录下叠法和作者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并作为大典悬挂纸鹤活动的标准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