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热点新闻
3  4  
PDF 版
郑州明年拟推树葬草坪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郑州明年拟推树葬草坪葬
除海葬外,本市正在谋划更加简便、节约、环保的殡葬形式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2  来源: 郑州晚报  
  将海葬活动拍下来留做纪念
  将亲人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入大海
  □晚报记者 裴蕾 孙娟/文 马健/图

  与大操大办、盛殓厚葬的殡葬旧俗相比,海葬作为一种绿色文明的丧葬形式,庄严肃穆,花费合理,祭祀方式文明简单。在倡导文明社会的今天,我们葬祭逝去亲人的方式也应当更趋文明。

  这次活动一家花多少?

  3天下来所有花费共1200元

  采取海葬形式,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钱呢?记者从负责此次郑州海葬活动的郑州市殡葬协会获悉,以一个家庭两个亲属送一位逝者计算,登船、撒骨灰费用为800元,两个晚上的住宿费用240元,吃饭包括五顿餐160元。这样计算下来,3日下来的花费共计1200元。

  据了解,目前本市公墓内一座墓穴的价格,平均为8000元左右,而为逝者举行一次海葬仪式的平均成本仅在1000元左右。由此可见,海葬成本远远低于墓葬成本。据连云港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透露,首次海葬的23具骨灰抛撒费及逝者亲友的登船费一共是1万多元,仅相当于连云港当地一座中档墓穴的价格。

  “今年由于是首次举行这样的活动,所有的交通费用全部由郑州市殡葬协会自掏腰包埋单。”郑州市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购买墓地而言,海葬的花费自然是比较节省的,相信群众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新型殡改方式。

  远在郑州如何祭奠逝者?

  可网上祭奠,也可到连云港海葬纪念区

  为了让逝者亲友今后能随时随地祭拜逝者,特别是在郑州的亲属能够方便祭奠亲人,此次活动中,主办方向每位家属收取了逝者三张生前照片,其中一张贴在了海葬证书上面,还有两张,将分别用于网上祭奠和在海葬纪念长廊放置。

  昨日,连云港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拟在选址规划中的市属公墓区内开辟一个海葬纪念区,建海葬纪念长廊,将海葬者的姓名、出生日期、死亡日期与海葬时间等镌刻在墙壁上,供逝者亲友悼念。

  海葬活动今后还办吗?

  每年清明前,视报名情况组织

  “今天我市与郑州市联合举行海葬活动,为逝去的亲人们送行,今后每年的清明节之前,殡葬管理部门都将根据报名情况,适时组织海葬活动。”昨日,连云港市民政局副局长邢礼兵这样表示。

  记者了解到,海葬这种殡葬方式,主要受天气和参加人数的影响。郑州市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郑州市民对于海葬的热情参与情况,如果市民报名集中,今后海葬活动还将在郑州市有计划开展。具体时间视报名情况而定,当人数聚集到一定数额时,郑州、连云港两市民政部门就会举行一次骨灰集中撒海仪式,如果遇到海上风大浪急,海葬仪式还会延期。但举行仪式前,市殡葬协会将逐一通知逝者亲友。

  据连云港市殡葬管理处透露,由于冬季海上气候条件欠佳,且天气严寒,安全性差,不利于海上举行仪式,故连云港市一般不在冬季举行海葬活动,而在每年的3~9月安排出海抛撒骨灰。

  首次合作印象如何?

  他们说“郑州市民思想很开明”

  “郑州、连云港首次联合举行海葬活动,对于整个陇海线殡葬改革的推动作用,无疑将是巨大的。”连云港市殡葬管理处主任顾玉友昨日表示,下一步,连云港市将积极联合陇海线的其他兄弟城市,共同推行海葬活动,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不占用土地,给后人留取更多的资源。

  “其实,将骨灰撒海,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意愿,只是在等待机会,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信息,”顾玉友说,“此次和郑州市的首次合作,经过媒体报道后,郑州市民积极主动报名,参与热情程度如此之高,充分说明郑州市民思想很开明,文明程度十分之高。”

  他表示,如果今后郑州市民有海葬的意向,连云港市民政部门将会积极配合,提供船只、专人服务。

  殡葬改革声音有多强?

  “腾出地多建学校多建经济房”

  “人死之后,选择一种有价值的纪念方式比建豪华公墓更有意义,海葬既文明又环保,祭祀又简单,觉得很有意义。再说了,如果每个人死后都去买墓地,以后哪还有活人用的地。”昨日,记者联系到了郑州市民刘女士,她曾经给郑州市书记市长信箱写信,用整整3页的篇幅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殡葬风俗的忧虑,呼吁政府部门采取更为环保、节约的方式处理骨灰,以制止“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的蔓延。刘女士在信中呼吁:“采取新的骨灰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郑州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可以腾出一些土地多建些学校,多建些经济适用房,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众能住上房子……那些花大价钱买墓地的人会越来越少,也不会再出现贫困市民买不起公墓的无奈。”

  郑州有啥新想法?

  明年清明前推出树葬、草坪葬

  但郑州毕竟是内陆城市,由于海葬还需要一定的花费,昨日,郑州市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首次海葬活动成功推出之后,他们已经在构思和谋划选择更加简便、省钱的殡葬形式。

  “比如树葬、草坪葬等。”该负责人表示,树葬、草坪葬将成为本市未来骨灰处理的两大趋势。所谓树葬就是将逝者的骨灰植入树底下,并根据逝者生前的喜好、职业等特征雕刻一个特殊造型的墓碑摆放在树前,供亲友祭拜,不但张扬个性,还可形成一个新颖的墓葬景观。而草坪葬则是西洋风格和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逝者骨灰深埋后,放置一个与地面有一定倾斜度的墓碑,上面镌刻逝者姓名、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周围配以茵茵绿草和苍松翠柏,施以香炉、鲜花,以寄托后人无限的哀思。

  据悉,由于其中牵扯到选址、管理、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目前市殡葬协会将积极筹备,并向政府申请支持,争取在明年清明前夕推出这两种全新的殡葬方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