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奴隶” □晚报记者 宋振科 游晓鹏 实习生 宋会平 田栋梁 文/图 作为小麦专家的陈长海,到各地都被视为贵宾;做村支书的陈长海,却不从村里拿一分钱的工资。村民说他“在村里是奴隶,在村外是皇帝”。在两种社会身份交替变换之间,陈长海已度过3年,他说:“不管什么身份,我服务的对象是一样的。” 村民骂你说明他信任你 “七成的精力用在科研上,三成的精力用在村里。”陈长海上任之初是这样计划的,但3年后这个比例正好反了过来。陈长海告诉记者,2003年年末,惠济区领导找他谈话时,他就考虑到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料理村里的事。陈长海说:“到了村里才知道,事无巨细都得亲自过问。大到村里的规划,小到两口子吵架,谁家楼上的空调向下滴水,村民都会来电话。”陈长海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6点起床,吃过早饭吃过药就到村里去,晚上很晚才回家。 虽然用在村里的时间多了,但陈长海认为这不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