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郑周刊
3  4  
PDF 版
3年内每户村民资产过百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3年内每户村民资产过百万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3  来源: 郑州晚报  
  老村已被拆成一片废墟,在不久的将来,这里新建的小区落成后,每户村民可以无偿分到三套住房。
  □晚报记者 游晓鹏 宋振科

  实习生 宋会平 田栋梁 文/图

  

  陈长海的特殊背景,让他成为南阳寨村历史上“手段最新颖”的一任村支书。陈长海认为:“如果干部作风不透明,那么就算你给老百姓兜里装100万,他们也会说干部兜里肯定有1000万。所以,干部和村民一定要对话、要民主!”

  对话——

  对老百姓要透明

  “通过当众道歉、‘拔河’等事情,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如果没有真正的制度保障、不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种积极性就只是一个新官上任的新鲜劲,不会长久。”陈长海说。今年59岁的村调解委员会主任孟庆业,担任多年村委委员,“还熬了6届书记”。对于南阳寨村此前的“不治”,他认为只是一句话,“不民主、不透明”。

  “如果不民主、不透明,你给老百姓兜里装100万,他也会说,你们干部兜里肯定有1000万。”陈长海说。上任之初,他对村里的矛盾认识就很清楚。而这句话,也成了他分析村级民主问题时的名言。

  2004年9月起,南阳寨村民发现,一份带着浓厚乡土色彩的《村情民意》小报被印了出来,并被准时发放到每家每户。这份小报共有4页,每期1000份,前三页均为村里的新闻信息发布,包括长短期规划、通知、工程招投标信息等内容,最后一页,则是清晰的账目表,大到土地储备中心支付的土地款,小到某干部慰问某村民的50元礼金,都记得清清楚楚。随后,南阳寨村又实行了一项更有“创意”的制度,每月10日在村委会举行对话会,村民可以直接给干部提意见。两年间,村委召开了24次群众对话会,收到村民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

  一个为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事实是,曾经以“上访堵路”闻名的南阳寨村,2004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打井——健康是头等大事

  南阳寨的水污染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饮用水不达标,灌溉用水也不达标。陈长海刚到南阳寨时,有朋友对他说:“你到那儿当村支书可以,但千万别在那儿喝水、吃饭。”

  孟庆业告诉记者,南阳寨80%的人家种菜,但因为土地已被严重污染,种出来的菜根本不达标,出去卖菜就不敢说自己是南阳寨的。“有些村民甚至把自家的菜卖完后,再从外边买些菜回来吃”。而1996年秋天,村里的菜本来长势挺好,但浇了一次水后,五六百亩菜全部死光。

  陈长海到任后,首先找到农业厅农林能源环保站,对村里的饮用水进行化验。“一化验,村里水井中的水铅含量严重超标,超过规定标准的132倍。”陈长海说,由于长期饮用这种不达标的水,2004年年初村里有三个和他同龄的村民患癌症去世。了解了情况后,2004年3月,陈长海带领村民投资30万元打了一口300米的深井,而且每年化验一次,完全达标。

  饮用水的问题解决了,但村里的土地已被严重污染,不再适合农作物种植,陈长海又开始酝酿另一件大事。

  搬迁——让村民住上新房

  不能再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本应顺理成章转换为建设用地,但此时村集体账上却并没有钱。陈长海清楚地记得,自己在任职演说中曾明确提出:“要让村民一年半之内住上新房。”

  南阳寨村30年前是郑州市郊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但从1998年后,这些昔日宽敞的房子开始变得狭窄。一家老少六七口人,住在七八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拥挤不堪,而且房屋阴暗潮湿。村里不少男青年因没有新房娶不到媳妇,村民盖新房的呼声越来越高。

  “村子名声不好,想去银行贷款都不成,人家说你们村以前那么乱,借了钱还不起怎么办?”陈长海知道当时的困难,他一方面向上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用自己老专家的身份借了100万元启动资金。“新区建设一开工,人家看到我们是下了决心盖房子,就敢投资了”。

  2005年9月,距离陈长海上任支书恰好一年半时间,南阳寨村民们敲锣打鼓地搬进了紧邻北环路的新区。“长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干成了我们想了多少年的事。”一位村干部喜滋滋地说。

  资产——3年内让每户村民的资产过百万

  新小区建成后,每位村民可以用6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买60平方米。“现在每户村民最少有一大一小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陈长海说,这都是为了村民失地后的长远生计着想。

  除此之外,陈长海带领村民在老村范围内建成了占地600亩的工业园区,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去年年产值达到1.6亿元,“安排400名村民就业”。而位于老村东边的观赏鱼基地目前已经占据了郑州市60%的市场份额,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

  陈长海告诉记者,目前该村的老人每月有110元的生活补助,村内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全部免费上学,村民全部享有医疗保险,村里每年给村幼儿园补贴10万元。

  老村搬迁留下的那片土地,将建成一个花园式的新小区,新小区建成后每户村民可以无偿获得三套住房。陈长海说:“按照这样的计划,3年内南阳寨村每户村民的固定资产都会超过百万。”

  “为什么提出超过100万呢?经济学家说过,每个家庭的固定资产在100万时,这个家庭是最幸福的。”陈长海笑着说。

  请继续阅读C06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