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报记者 马小鹏 卢林/文 卢林/图
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成为适宜人居的生活,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成熟的配套、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其他……随着郑州北移东扩西进的脚步,打造郑州第一生活圈在城市的各个区位开始叫响,而真正能够有潜力和有实力打造生活圈的,还需要很多。
上街区区长朱是西 小区要做大文章,上街要成高品位城区
2006年,上街生产总值66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城镇人均收入14976元,农民人均收入5907元,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同期全省人均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8000多元和3000多元。上街消费能力是有基础的,也为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上街是铝工业基地,年产氧化铝230万吨,销售收入120个亿,上街还是阀门之乡,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同时上街周边的荥阳、巩义和洛阳都是经济发展强劲的工业城市。从工业发展和人文环境上看,加快郑洛工业走廊建设,应该说上街、荥阳、巩义都有比较好的基础。
如果中原西路加装路灯直通上街,310国道去掉收费站直通上街,科学大道按市政道路直通上街,上街才能真正融入郑州,这必将对上街的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前不久,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指出“上街区小区要做大文章,要建设成为郑州市高品位城区”。这里,首先是工业经济发展要做大文章。要巩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打造工业强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是城区建设要做大文章,做到高品位、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与管理,建设精品宜居城区。第三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要做大文章,完善城区功能。同时,还要强化生态城区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强化上街形象魅力建设与宣传。作为区政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上述工作,吸引海内外有志之士来上街投资兴业,休闲居住,为房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街区副区长牛瑞华 38公里,上街要借势本地经济
上街在郑州市发展中的定位很重要,这要认清两个优势,一是上街距离郑州38公里,目前有郑上公路、郑上高速路、连霍高速直通郑州,还有一个月中原路打通,规划还有其他路也要通郑州。举两个例子,思念果岭山水到郑州10多公里,龙泊圣地到郑州是28公里,比较起来,上街也是处在较佳的位置,这个距离比较适中。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买房非常合适。
其次是要借势,俗话说借钱不如借物,借物不如借人,借人不如借势,上街自身发展要善于借势。我们有距离优势,上街离周边城市的距离车程在30分钟内,并且周边乡镇富有起来的人群众多。同时,区别于开封和中牟,这里有产业支撑。建筑机械行业、矿山机械行业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这些都是高消费群体。
上街区政协副主席武家寅 郊区居住,“倒流”时代来临
2006年上街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总开发量在40万平方米以上,价格上涨了500元。上街少有大盘,200多亩的亚星盛世广场是上街第一大盘。
随着农村从穷到富,他们要到城市中居住。所以,“倒流”(住房郊区化),这个现象也很明显。原来是吸引周边农村人,现在荥阳、巩义到这里买房子的人很多,并且目前还要吸引郑州、洛阳人过来,这也就是“倒流”。
区委区政府对城市建设很重视,提出3~5年再造一个新上街。上街经济发达,很多指标在全省领先。近年来这里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而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的社会非常的“和谐”,因为上街人不排外,自从上街1958年建区,这里的居民都来自五湖四海,人的素质比较高。
上街区建设局局长王继正 上街实力“软硬”兼强
上街近几年变化很大,楼盘建设面积很大,2006年更是突飞猛进,并且品质的提升也非常快。但与郑州的名盘例如帝湖、鑫苑名家相比还有差距。
现在上街发展面临着非常难得的机遇,郑州整体规划是东西向,上街是郑上一体化和郑洛工业走廊上的节点。随着城市框架拉大,上街正在实现跨越发展。同时,上街人均收入在河南名列前茅,住房货币化让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机遇。并且这里地产产业发达,市民整体素质较高,可以说软、硬实力很强。
上街区房管局局长吕保良 上街房产进入黄金时期
上街房地产从2001年起步,到2006年进入高峰期,这几年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上街第三产业比起周边县城要好得多,随着周边农村富裕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大量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来,投资、经商、务工的人多了,他们挣到了钱,让本地经济发展快速增长。而房地产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后劲。随着郑州城区扩大,以后交通越来越方便,这里具有的房价优势,并将以高层次、高标准的住宅建设,吸引更多郑州人过来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