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深度
3  
PDF 版
秦军是如何被项羽坑杀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打印】  

秦军是如何被项羽坑杀的?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0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王杰 实习生 田栋梁 宋会平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历史早已经历若干次轮回。那座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被称为“楚坑”的遗址,在二十里铺附近居民的眼里,只是收藏了无数游魂的“万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2000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见证了一场暴虐的屠杀?

  

  悲怆的新安古城

  根据史料记载: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镇,这里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人们通常所说的位于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的这里。《括地志》说:“汉新安县城,即坑秦卒处。”同样的说法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记载,说“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新安古城就是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

  不过记者从地方史志办公室了解到,彼时的新安,并不是今天那个自隋代重建的新安县城,而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设立的县治。新安古城位于新城东北方向,二十里铺村下石河一带,西距渑池13公里。呈长方形存在的古城遗址,东部边缘大部分被涧水淹没了,考古曾经发现地下夯实的城墙土层,同时存在的,就是那个裸露在地面的、经历过若干风雨的“楚坑”。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历史早已经历若干次轮回。那座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被称为“楚坑”的遗址,在二十里铺附近居民的眼里,只是收藏了无数游魂的“万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2000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见证了一场暴虐的屠杀?

  坑中挖出大量人骨

  今天的“楚坑”遗址,在当地被称做“万人坑”。它的南面,是发源于陕县境内的涧河,坑的北面则是土岭和李杏湾村,东西为平地。记者翻阅义马和渑池县志发现,“万人坑”遗址右面原来还有一座白龙庙和一口八角青石井。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时,它们全部被毁,原貌不复存在。

  可是,历史的发现和巧合,往往就在这样的毁坏和重建中生成了。当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李杏湾村施工时,深入地下的铁镐却从土中挖出了累累白骨。当地的地方志记载,这就是历史上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遗址,只是那时军阀混战,遗址并没有得到继续挖掘和保存。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有关专家说,直到上世纪70年代,农民在坑内平整土地时,还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如今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楚坑虽然风蚀雨淋,其势颓败,而规模却依旧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杨和葱绿的麦田当中,同远处散落的几家农家小院一样,守候着一派清新的田园风光,任人如何想象,都无法把它与20万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联系起来,拼接出尸骨铁矛、悲叫连天的杀戮年代。

  但是,历史毕竟存在。只是,真的有20万之众在这里一夜间被杀掉吗?

  数字悬疑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按照史书的说法,20万秦军降卒在新安古城被杀似乎是确凿的事实,除了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没留。《项羽本纪》透露,“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但研究历史的人认为,这个数字是值得怀疑的。既然项羽让长史欣统领秦兵降卒,就证明秦军已经接受改编,并不是被收缴了武器,“被裹挟前行”。这样一来,让20万士兵一夜之间消失,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擅长研究古代战争史的秦汉专家、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豪分析说:被杀的秦军降卒可能只是一部分,是跟随章邯投降而中途又想叛变作乱的秦军士兵,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降军通常有一种胆怯心理,缺乏斗争的勇气。当他们的一些伙伴面临杀戮时,根本没人站出来真正反抗。这样一来,投降的秦兵编制被打乱了,这个20万建制的部队也就不复存在。

  “另外,也不否认虚报杀敌数字的可能。在古代战争中,有的将军打了胜仗,出于邀功的需要,会故意多报”。

  秦军降卒是如何被坑杀的

  关于这一场残暴的杀戮,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要杀数万手持武器的士兵,难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难来临,恐怕没有人会甘心引颈待杀。所以,在坑杀秦兵降卒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蒙蔽秦军士兵的。

  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描述的“羽诈坑杀”,历史研究者推测,降兵必须首先被集中起来,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或许就是挖坑。在新安古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里,秦兵降卒被楚军的士兵驱逐着挖坑。当然,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被胜利之军欺负惯了而逆来顺受的秦军降兵,忍气吞声地按照楚军的吩咐,开挖大坑。当大坑开挖到士兵无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监督他们干活的楚军士兵,突然变得狰狞起来。无数的长矛铁枪对准坑内的躯体,疯狂地刺杀,鲜血和泥土、哀嚎和悲鸣、求饶和怒骂交织着,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就在我们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蔓延开来。

  历史无法忘却

  一层层尸骨堆砌、血泪覆盖的秦兵降卒被尘土掩埋之后,那些连绵不断的嚎叫,也在瞬间消失了。时光倏忽千年,项羽及他所“制造”的楚坑,以及里面所掩藏着的杀戮和血腥,都结成了历史的疤痕,供历史学者无穷无尽地寻觅和追踪。

  在无声无息掩映于郊野之中的“万人坑”遗址上,据说唯一让人心惊的是夜晚偶尔闪现的磷火,那些从腐烂的尸骨中分解出来的气体,总是不经意间悬浮在地面之上,并随着气流淡淡地飘移。

  今天,几乎不会有人在夜里专门去看那里的磷火。这个早已风平浪静的所在,在刚刚到来的春天里,生长出了鲜艳的桃花、碧绿的麦苗、高大的白杨和金色的油菜花。远远近近的村庄,都笼罩在油画般的色泽之中。一瞬间,几乎让人忘却,这里曾经埋藏着让人心惊胆战的历史。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