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观点新闻
3  4  
PDF 版
铁路大提速别让普通车“大减速”
将所有参加高考学生户籍模糊掉
无人喝彩的民生工程应及时检讨
吃饱饭不能“说话”,会降低幸福感
中纪委让我放心讲真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人喝彩的民生工程应及时检讨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0  来源: 郑州晚报  
  济困医院不济困,没人愿意来

  今年,各地纷纷推出大到数十亿元,小到几十万元的系列惠民项目和工程,大都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养,很受关注和欢迎。也有些民生工程由于考虑欠妥、执行不力,遭遇了无人喝彩的尴尬。

  在江西新余市,为解决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去年7月启动了“济困医院建设”项目。他们在市第六医院专门设立了60张济困病床,并按每张病床每年3000元的补贴标准,由市财政下拨18万元专项济困治疗资金。但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前来看病的特困人员仅几十人,专项资金只支出不到500元。

  对此,院方负责人一脸无辜地说,不是政府未给钱,也不是我们未办事,而是受抚人员不领情。这位负责人把板子打到了受抚人员身上。其实,真正要检讨和反思的应是项目设计者和实施人。

  民生工程能否真正惠民,首先取决于设计思路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新余市创办济困医院,只对前去就医的城乡特困人员予以免收门诊挂号费、减收住院床位费等16项治疗性优惠,而对占大头的药品费没有优惠。一名病重的特困患者住院治疗6天,其减免的全部费用才230元左右,与昂贵的药费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另外,政府给济困医院的补贴,是按其设立的济困床位算,至于医院实际接纳了多少特困患者并无人过问。这对特困人员的接济帮助不大,对承担济困任务的医院也缺乏激励和约束。

  民生工程是否真正以民为本,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中发现行不通或效果不好的就要及时反思、检讨,查找其中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直至收到成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而那些搞形式主义的作秀工程注定无人喝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