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义石窟的雕刻艺术价值吸引了许多游客观看与记录 |
|
□晚报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任莉莉 文/图
本报讯 昨日,本报《把洛阳作为起点纳入》报道了洛阳被作为国家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和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东起点,这个消息令众多巩义人兴奋不已:“洛阳成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巩义就会成为丝绸之路东端点,圆了多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梦。”据了解,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巩义窑址和巩义石窟,在这条丝绸之路的最东端。
80G的硬盘才能装下文化
巩义石窟和巩义窑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昨日采访时,记者问巩义文物局文物科的一位同志:“能不能把一些相关资料传到我的电子信箱里?”他说:“这方面的文字资料就有80G硬盘的容量,你的U盘肯定不够用。”
巩义石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想法,并不是因丝绸之路申遗而诞生的。据巩义老文物专家赵玉安介绍,巩义石窟曾梦想着与龙门石窟一起,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因为地域的差异而不得不放弃,但梦想还在持续。从殷墟申遗成功,巩义石窟申遗梦更膨胀了。
巩义有优势争取“世遗”
昨日,记者致电国家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巩义有着很大的优势,已作为唐汉时期大洛阳的一部分,纳入到申遗中。能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还需要联合国来确定。”
巩义有什么优势呢?巩义文物局文物科科长王保仁说,“丝绸之路”最早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是以丝绸、陶瓷、茶叶等为媒介和主要动力的一条交通路线。一方面,陶瓷相当部分产自巩义窑址,又由于黄河与伊洛河在巩义交汇,巩义有着交通上的便利,丝绸、茶叶在通过丝绸之路外运前,必保存在或者经过巩义。另一方面,丝绸之路不仅是物品交流路线,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巩义石窟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果不将它作为丝绸之路文化的一部分纳入,也是非常遗憾的事。
巩义是不是丝绸之路东端,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巩义窑址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大、小黄冶村附近的黄冶河两岸,规模很大,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因此,老百姓称之为“十里窑址”。巩义窑始于隋代,到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兴旺发达,在宋、元时期消亡。这期间,陶瓷工艺不断创新,曾为皇宫烧选贡瓷。
巩义石窑在北魏时始建,一直到元代,都是佛教的圣地之一。李世民等到巩义石窟拜过佛。更重要的是,巩义石窟的艺术价值。石窟顶部浮雕保存完整,制作精巧,是巩义石窟艺术的又一特色。第三窟顶的浮雕飞天,带饰飘舞,人物凌空翱翔,祥云衬托,形象及衣饰刻画精巧,是其他地区的石窟所未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