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专题新闻
3  4  
PDF 版
温家宝: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温家宝: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3  来源: 郑州晚报  
  正在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在日本国会发表了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包括安倍晋三和日本内阁政要在内的约480名日本众参两院国会议员聆听了温家宝的演讲,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后,议员们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主题:为了友谊与合作

  为友谊与合作而来,是我此次访日的目的,也是今天演讲的主题

  中日交往两千多年,主要是在互相学习

  在绵延2000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进步。

  自秦汉以来,种稻、植桑、养蚕、纺织、冶炼等生产技术相继从中国传到日本,汉字、儒学、佛教、典章和艺术也为日本所吸纳与借鉴。日本先后十多次派出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并担任唐朝的重要官吏,与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结为好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5次渡海失败,以致双目失明,但仍矢志不渝。他第六次东渡成功时已66岁高龄。鉴真和尚把他认为能济世渡人的佛法传到日本,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前后花了12年。他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去年12月,河野洋平议长在中国文化节开幕式上说过:日本文化传统中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浓郁馨香,表明中日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因缘。我想说,中国文化传到日本,贵国的先人在保持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我还想说,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大批志士仁人来到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探求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开展的革命活动,曾得到许多日本友人的支持与帮助。周恩来、鲁迅、郭沫若先生等先后在日本学习和生活,同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历史传统和文明财富,值得倍加珍惜,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以史为鉴,不是要延续仇恨

  中日两国人民长达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和创痛。沉思历史,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日和平友好,关乎两个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正面经验或是反面教训,都是宝贵财富。从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学习,会来得更直接、更深刻、更有效,这是一个民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对自己光明前途充满自信的表现。

  中国政府和人民历来坚持向前看,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强调以史为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有关表态和承诺。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为世代友好,提出五点原则

  为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我提出五点原则:

  一、增进互信,履行承诺。严格遵循《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所确定的原则。二、顾全大局,求同存异。从战略高度、以长远眼光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应在能源、环保、金融、高新科技、信息通讯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合作。四、着眼未来,加强交流。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组织实施好两国青少年大规模交流计划。五、密切磋商,应对挑战。

  精彩结语,引用日本著名谚语

  在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有一座石灯笼,是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亲自送来、亲自点燃的。这盏灯与日本唐招提寺的另一盏是一对。这对灯火至今仍在燃烧,长明不灭,遥相辉映,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光明前景。贵国有句谚语:“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

  听后有感

  日本参议院议长扇千景:演讲对发展日中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使我“感慨万分”。可以说,今天,在日本国会,日中关系的冰已融化。

  温家宝访日昨日重要活动

  日本明仁天皇在皇宫会见了正在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京分别会见了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和参议院议长扇千景

  温家宝与安倍晋三共同出席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启动会议

  温家宝总理会见日本政党负责人

  温家宝与安倍共同出席“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方开幕式并观看演出

  温总理引经据典

  论诚信

  总理演讲原文

  中国古代先贤说:“与国人交,止于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国人交,止于信”原文见于《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应该是概括《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说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大意而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总理提到的

  遣唐名使

  阿倍仲麻吕

  公元717年,阿倍仲麻吕17岁时来到长安,在长安的太学读书,后中进士,在唐朝做了官。取了一个汉名叫晁衡。他的汉文诗写得很好,受到大诗人王维、李白的赞赏。他同王维、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753年,晁衡向唐玄宗提出要回国,得到同意。他写下“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的诗句,赠别友人。王维送他到海边,写了《送秘书监晁卿还日本》诗赠给他。其中几句是:“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意思是:你将返归祖国,驶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祝归帆一路顺风。别离虽使我们远隔异国,但我们仍可音信互通。表达了诗人对日本友人的深挚感情。后来晁衡海船遇险,消息传来,被贬湖南的李白写诗哀悼好友,《哭晁卿衡》流露出深切的哀思。晁衡随船漂到越南,后又回到长安,老死于我国。晁衡留唐54年,因他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先后任秘书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左散骑常侍(皇帝侍从顾问)、安南都护等职,深得皇帝信任。他一生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李白诗千古传诵,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在历史上的深情厚谊。 小史

  本版除署名外,文/图均据新华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