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风 100cm×68cm |
| 看天 68cm×44cm |
| 云 68cm×44cm |
| 醉 68cm×44cm |
| 黄河 201cm×51cm |
|
艺术履历
程兆星,1957年生,山西阳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画院特聘画家,防空兵指挥学院副教授。
作品多次参加1980年以来的全国性美展,并多次获奖。其中参加全国第七、第八届美术作品展,作品在第八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参加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等,曾赴英国、荷兰展出作品。
□程兆星
我爱上画画这个行当,比在外漂泊要多十几个年头。念小学的时候,我的外公毛笔字写得很好,他写的字我来临,当然是在报纸上,因为那时连草纸都买不起,更不用说宣纸了。
因为喜欢画画,给我带来运气,当了兵。还是因为喜欢画画,为我创造条件去上了学。1984年在西安美院进修时解决的是基础问题。那时的我,就像一块干枯的海绵见水就吸。好在我是贫下中农的孩子,从小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也就饥不择食啦!这时期,柯勒惠支、蒙克、石鲁、李世南的作品对我的影响很大。德国表现主义和我们的表现性水墨,气息如此相近。
198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我就读于版画专业。那时,我到学校带了一大批水墨作品,来求教于我们的老师。在校期间看了大量的中外画册来满足自己那贪婪的胃口,在版画创作的同时,我也进行一些水墨试验。这使我找到了版画和水墨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共性就是以黑、白、灰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所谓画山不是山;差异就是材料不同,语言有所区别。现在很多实验性水墨人物作品,主题创作采用大黑、大白、中间墨、色过渡的很多,也很有力度。
1993年后我开始了一些油画创作,也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探索。但毛笔的活儿总也没有停手,就像我喜欢吃面条一样,来满足胃口的那一点要求,不要让胃口不服水土。在这期间我很喜欢塞尚、苏丁的作品。我把塞尚的体、面,苏丁用笔的那种激情,悄然地引入自己的水墨之中,在多种水墨实践中,我渐渐地发现自己的水墨缺少根和一个切入点。
黄宾虹成了我进入传统的一个点,一个通道。我喜欢他那浑厚华美、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让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像塞尚一样是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当然进去还需要出来,这就需要生活。鲜活的东西是在生活中的。有的画笔笔经典,笔笔到位,多一笔不行,少一笔不可,非常完美,无懈可击。但仔细品一品,缺少点什么?那就是生命和激情。画不需要没有败笔,画不需要没有错误,因为十全十美的东西是没有的。做人如此,画画也是如此。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水迹、墨迹、心迹都在纸上,还是看看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