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5版:第一教育·考试
3  4  
PDF 版
决胜2007中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决胜2007中考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市2006年中考题:语文篇

  变中有新 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本报《第一教育》与省会知名教学专家、重点中学一线名师联手,推出《决胜2007中考》备考指导

  省会名师导航中考总复习

  综观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与去年相比较,可以看出题型稳中有变,试题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语文试题的四个变化

  1.重视汉字书写。第一小题是今年的新题型: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单独设置汉字书写题,重在引导师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体会“汉字王国”的魅力,重视汉字书写,发扬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2.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中外名著。与去年的名著题相比较,今年课外名著阅读的考查,更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这种形式的考查需要学生认真阅读中外名著,并能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3.注重对图画的认识与理解。今年中考题打破以往常规,出现了以往没有的读图题。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不仅体现出时代气息,而且“爱与碍”的图画具有思辨性,关注社会生活,价值取向性强。

  4.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试题都是问什么答什么,今年的试题呈现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趋势。例如第3小题:阅读语段找出错误并改正。阅读题《太阳语》第14小题“请就这篇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质疑,并在你探究、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今年语文试题中的一个新亮点。

  写好作文要做好三点

  作文所占的分值很高,作文一等卷、二等卷、三等卷和四等卷之间的差距就很大,进入考场后如何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我们现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阅卷教师打分打的都是综合的印象分,同样内容的作文分数也可上可下。如何让阅卷老师眼睛舒服呢?首先作文格式整齐。从最基本的题目写在什么地方开始,将题目写在正当中,不要加上任何的书名号;分段要清楚,至少要分三段,一般来说文章分四五段;每一段的开头要空2格;标点符号的位置,要点在方格的左下角位置等。其次写作文时有错漏,一定要按照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再次字要写得端正,这样阅卷老师看上去就会觉得很舒服了。

  其次,作文开头很重要。精心思考、语出惊人的开头能一下子吸引住阅卷老师,如果在开头中引用了名人名句更好。现在的同学还有一个毛病,喜欢写小标题,如果这个小标题不是很醒目的,还是不要用。

  第三,文章的内容。应该说同学们不愁没有内容可写,我们已经写了很多的作文,现在考虑的是取什么样的材料来写,根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好一些。⑴必须从我出发。中考作文不能忘我,即使题目中没有出到关于“我”,也还是要从“我”来写。写“我”能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是亲身经历的容易写出好文章。不要从外面作文里去摘抄,写出真情实感老实话,这样的作文才容易出彩。

  ⑵不要忘了几段美妙的语言。在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一二段写一些优美的语句,结尾不要平平淡淡,要有一点闪光的东西,能让人回味的。在使用修辞上注意不要过分堆砌,不要做作,这对我们平时读和写的要求就高了。

  ⑶要懂得一些写作的构思。同样一个题目,同学们构思不一样,写出的文章的感人程度也就不一样。巧妙的构思固然好,若同学们一时构思不出,也可以把构思写得曲折一些,这就是为了避免在叙述中的平铺直叙。张奇

  郑州市2006年中考题:英语篇

  着重考查语境理解

  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今年中考英语试题更加科学、系统地考查学生初中英语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以课本为依据,考点紧扣基础知识,紧扣基本词汇、词组和简单的语法、句型,着重考查学生语境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试题简单,难易适中,只要认真审题答题,就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第Ⅰ卷为选择性试题,比如在语言知识试题中重点考查所学的词汇、句法、时态、句型等。完型填空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学生必须在熟练掌握语法、词语的基础上,按语篇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分析思考,通过上下文推断选出最佳答案。

  阅读理解三篇文章,由易到难,所选材料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回忆起自己的儿童时代,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等。这充分考查了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补全对话有三篇,它们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它们都是根据课本的对话内容进行改编,源于课本但试题又有较大的开放性。因为试题开而有度、开而有据,所以给学生提供了思索、探究的广阔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Ⅱ卷第一题为今年的新题型,考查的单词都是最基本的词汇,但要通过阅读句子,根据句子的语境和英语或汉字注释,方可填出词的正确形式。

  短文填空所填词汇有名词、形容词、动词、词组、短语等。

  作文是让考生介绍一位最好的朋友或同学,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作文。作文简单,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是必须注意时态,正确表达语句,学生才可以写出好的文章。

  2007年英语试题会继续坚持“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注重语言实践,强调综合运用,突出人文主题,体现“创新精神”的命题思路。整个试卷应该注重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试题力求灵活开放,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便于创造性的发挥。注重对考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刘林

  郑州市2006年中考题:数学篇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

  2006年中考数学试题,总体来说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综合题稍有难度。选择题和填空题,无论从题目的形式结构还是从试题陈述方式与解答技术看,基础知识占主要地位,但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了“稳”中有“新”,“稳”中有“活”的原则。

  稳:体现在题型结构基本稳定,整个试卷由选择题(10道)、填空题(6道)和解答题(9道)组成,试题总数共25道,与《中考说明》相符;与去年相比,少一道填空题,多一道解答题(阅读题)。

  新:体现在问题情境新(如第9题),切入角度新(如第2题、第5题);与去年相比,增加了一道阅读题(第22题),考查学生阅读、归纳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体现在题目设计灵活,解答方法灵活,有创新(如第5题和第18题不同于传统的考查比例尺的计算),设计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性试题(第18题、第20题第3问、第25题);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综合性的解答题(如第24题),共设4问,采用分问铺垫的方式,体现了“起点低,坡度缓,步步高”的分层把关特点,利于考生拾级而上。

  总之,2006年数学试卷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更加注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查。

  王晨

  主办:郑州晚报 三A教育

  咨询电话:67655693

  授课地点:郑州市陇海西路80号郑州日报社三楼多功能厅。

  报名地址:郑州晚报一楼西大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