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郑州民生
3  4  
PDF 版
手捧“铁饭碗” 想着考大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手捧“铁饭碗” 想着考大学
30年前,陈宜俍夫妻俩同时参加高考 现在都是大学教授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8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张 勤

  见习记者 张竞昳

  昨日,本报发出“纪念恢复高考30年”的征集令,邀请参加了1977年那场高考的市民说说自己的故事。很多读者通过来电、来信,叙说自己的高考故事。如果您也在1977年参加了高考,或者您的亲朋好友参加了那次高考,您也可以和我们说说。我们将继续开通倾听热线67659999,以及电子邮箱(8861066@qq.com)等着您的故事。

  

  本期人物

  陈宜俍,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爱人梁威,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两人不顾家里的反对,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并考上了大学,又同时来到郑州工作。

  手端“铁饭碗”,心想着高考

  1953年,陈宜俍出生在甘肃兰州,和爱人梁威是小学、中学同学。两人称得上是青梅竹马。1971年高中毕业后,两个人都在家“闲置”了将近一年。后来当地铁路局为了解决当时师资短缺的情况,安排了一个中专师范班选拔考试。在入学考试中,陈宜俍和梁威成绩优异,进入师范班学习,避免了与大多数同学一样下乡插队的命运。后来,两个人都到兰州铁路第七中学当了老师,陈宜俍教数学,梁威教语文。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给陈宜俍打了一针“强心剂”。“高中毕业我就想考大学,只是条件不允许。后来考大学一直是我的心愿。”陈宜俍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她和梁威一商量,都准备报名参加考试。“当时我们也算是捧着铁饭碗的人。很多人不明白我们为啥还非要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遭到父亲反对

  “万一考不上怎么办?”陈宜俍一回到家说要报名参加高考,父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也许是当铁路工程师的老父亲已疲惫不堪了吧,他当时并不怎么赞成我高考。”陈宜俍说,“在中学教书,每个月有40多元钱的工资,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工作了。”父亲当时说:“别人插队的去考大学可以理解,你在这儿‘捧着金饭碗要饭’,又何必呢?”

  幸亏妈妈比较理解女儿,最后还是偷偷把户口本给了陈宜俍,这才算报了名。不过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陈宜俍放弃了报考北京一些著名大学的机会,选择留在兰州,报考兰州大学。

  怕考不过学生,很多老师放弃高考

  说起参加高考的经历,陈宜俍说幸亏她当时坚持了。她说,1977年恢复高考,大家起初确有一种恍若隔世、欣喜而难以自持之感。不过冷静下来后,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当时同届师范班出来的老师有七八十个,最后参加考试的只有十几个。”陈宜俍说,高考当天,她和自己教的学生在同一个考场考试。“这也可能是很多老师所担忧的,怕万一自己没考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个老师还不如学生考得好。很多老师放弃了。”但陈宜俍坚持下来了,她对自己有信心。

  最终,陈宜俍被录到了兰州大学化学系。

  同时,梁威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自动控制专业。

  夫妻俩双双来到郑州

  1982年,陈宜俍和梁威大学毕业了,并同时被分配到郑州。这一过就是25年。

  陈宜俍和梁威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了成绩。陈宜俍现在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环境科学系主任、催化新材料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还是省级优秀课程《物理化学》的负责人。在郑州轻工业学院,梁威教授先后两次被国家教委选派,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美进修访问。1999年11月在第二次回国一年后,又被原先的美方导师聘为访问研究员再次赴美作为期3年的访问研究,完成多项美国国家卫生部和Sony公司、Computational Diagnostics 公司资助的项目。

  放弃国外高薪聘请回国搞研究

  2002年,梁威本来有机会留在美国,而当时去探亲的陈宜俍教授也已经同时被美方聘用。但夫妻二人还是选择回原学校工作。

  “在人们看来,我们那一代人中有不少都是挺固执、挺傻的,但从这种固执中体现出来的是他们对诸如讲诚信等传统道德底线的坚守和怀念。这些东西今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陈教授说,从另一方面说,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造就了他们,30年后他们以这种理念来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天经地义,再自然不过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