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第一地产*独家策划
3  4  
PDF 版
有一种情结在作品中蔓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有一种情结在作品中蔓延

中原网  日期: 2007-04-19  来源: 郑州晚报  
  ▲全国政协委员、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工商联副会长、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胡葆森
  ▲加拿大华人企业协会副会长、枫华(郑州)置业公司总裁

  李燕

  ■“追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列报道 之 中原情结

  “正因为喝不惯盐碱水的人都不来,给了喝惯这种水的人一个机会,使他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胡葆森

  “我现在对河南有了根的感觉,是在郑州工作的这一段时间 ,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李燕

  □晚报记者 樊无敌

  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外出的游子无论走多远,飞得多么高,他的心总是牵挂着遥远的故乡。日前,记者采访到了两位致力于故乡投资建设的郑州房地产老总,记录了他们辉煌的业绩,以及浓浓的中原情结。

  胡葆森:

  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

  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而今天,胡葆森和在这片“盐碱地”上成长起来的“建业”早已成为河南一张耀眼的名片。

  从盐碱地里长大的建业

  1992年,胡葆森在香港已经是一位成功人士,但对故乡的热爱促使他下决心回家。

  下决心回家乡投资对胡葆森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有人说,河南是块盐碱地,意思是与北京、上海相比,河南的投资环境不好。盐碱地是长不出好庄稼的,因此河南好企业相对较少。可我认为,这儿虽然是块盐碱地,但我就是喝盐碱水长大的,会适应这个环境。面对当时的投资环境,我总结了六字方针:适应、利用、改善。也就是说要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善环境。正因为喝不惯盐碱水的人都不来,给了喝惯这种水的人一个机会,使他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胡葆森这样评价当年的选择。

  回到郑州后,胡葆森没有进城,在靠近107国道旁边的一块土地上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而承载其创业梦想的,则是其从香港“炒楼”赚来的一千多万港币。

  对胡葆森而言,机会垂手可得,重要的是平台的搭建。他先是与建设银行合作成立了河南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又创办了独资的民营企业建业住宅集团有限公司。接下来的故事不必多说,人们早已耳熟能详。

  承担着区域改变的责任

  “中原情结”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胡葆森的心里。那时,江苏迈特愿意出资并为河南足球队冠名,但球队的前面要有“江苏”二字。胡葆森得知此事后,不满地说了一句“太丢俺们河南人的脸了”。此后,在足球场上便有了河南建业足球队的身影。

  这强烈的“中原情结”又何止一个球队?“让河南人住上好房子”才是胡葆森最大的心愿。对此,他丝毫没有掩饰,他认为“发展商承担着区域改变的责任”,而他的这种思想已经深刻地写在他和建业的作品里。

  “企业家和商人是有区别的。如果你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话,你是商人,你可以只追求利益;但如果你要做房地产企业家,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恰恰在于是否承担社会责任。”胡葆森曾经说道。

  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

  建业虽拥有中国两个字,胡葆森却给建业制定了“省域化”战略。而建业省域化的本质,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河南正在逐渐开放,投资环境只会越来越好。只要你把根往下扎,就能汲取到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建业通过15年的运作,已经开始接触到肥沃的文化土壤。”为此,胡葆森立有两句座右铭:“追求卓越,坚忍图成。植根中原,造福百姓。”

  建业被胡葆森框定为“专业化领袖型区域品牌”房地产企业,对此,他这样评价自己:“比赚钱我比不过上海和北京的开发商,一级城市楼盘的单价就高过河南一倍,但是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就不同了。企业追求的价值观不同,不能简单地拿跳高和跳远比较。”

  李燕:一片枫叶的梦想

  2003年,李燕第一次站在郑东新区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4年后,她对这片土地会爱得这么深。

  2003年,第一次站在郑东新区

  2003年12月份,“走进河南——海内外青年创业投资峰会”暨“2003海外学人回国创业郑州行”活动迎来了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学人和其他特邀团体及部分专家学者近300人,李燕作为受邀的加拿大海外代表之一,第一次站在郑东新区这片土地上。

  “那一天是2003年12月21日,当时郑东新区刚刚开始兴建,到处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国际会展中心还是建设工地。”想起当时的场景,李燕这样说:“当我们看完CBD之后,大家都没有说话,回去的车上空气一片沉寂,大家疑虑重重。”回到加拿大之后,李燕依然举棋不定。这时,同为湖北天门老乡、身为加拿大华人企业协会董事的黄斌找到李燕说:“我以我在河南近二十年的生活经历告诉你,河南人不仅宽容、热情,而且我相信在郑东新区投资将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正是这位湖北老乡的极力推荐,加拿大华人企业协会再次组团来到郑东新区参观考察。

  2005年,再次来到变化的新区

  “郑东新区变了,变化之快出人意料!”2005年年初,再次来到郑州的李燕对郑东新区赞叹不已,她没有想到,仅仅一年多时间,这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她说:“当时,郑州市的有关领导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个一旦建成就可能让世界侧目的新城区,宏大的规划和政府的热情让我们再次心动。”2005年5月,加拿大华人企业协会派出专人来到郑州,考察郑州的投资环境,得出的结论是:投资郑东新区,时不我待。

  就这样,一片枫叶从加拿大飞到了中国,飞到了郑东新区。

  2006年,已对河南有了根的感觉

  2006年10月29日, 由加拿大华人企业协会牵头投资的温哥华广场在郑东新区破土动工。奠基仪式上,每一位枫华的员工都佩戴着一枚火红的枫叶胸章。“华代表中华,枫叶则是加拿大的象征,‘枫华’二字,象征着中国和加拿大的相互融合,在体现公司背景的同时也融入了对祖国的眷恋,枫叶、枫华、温哥华,这就是枫华(郑州)置业公司名字的来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也通过这个名字而跃然纸上”,李燕说:“四年来,郑东新区由规划图纸变成现实,随着一栋栋建筑的拔地而起,一个新国际都市的轮廓正伴随着CBD旺盛的人气而逐渐明朗。”

  李燕是把“温哥华”当自己的作品精心设计的,每天她都在这副作品上绘制着自己的梦想。李燕说:“我会把‘温哥华’建成回报第四故乡——河南人民的经典之作。”

  当谈起公司的系列作品,李燕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3年后让郑州大部分人家里摆放有温哥华广场背景的照片。我现在对河南有了根的感觉,是在郑州工作的这一段时间 ,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