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哪里称帝?传统说法是在山东定陶
荥阳退休老干部老刘一番考证后,得出不同结论
楚汉战争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刘邦在哪儿登基称帝的?一种说法是在山东定陶,荥阳退休老干部刘福潭不这么认为,他考证的结果是在荥阳汜水。
氾水和汜水的争辩
“氾”读fan,《康熙字典》的解释是“水名”,《水经注》解释:“河水东北出于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为啥要说这个字,因为《史记·高祖本纪》、《前汉·高祖纪》等书中记载:刘邦“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
刘福潭在唐代大学问家颜师古的《汉书注》找到这样一句话:“据《史记·叔孙通传》曰,为皇帝于定陶。则此水在济阴是也。《史记》索隐意似非。音似者,乃汜水,在成皋。”意思说《史记·叔孙通传》记载刘邦登基当皇帝在山东定陶,但是当时注解《史记》的人已经怀疑其真实性,认为其实是在成皋(现荥阳境内)的汜水。
刘福潭认为,由此可以看出,山东定陶县和荥阳汜水古时候都有氾水,而在两个地方县志上能够证明古时候都称之为汜水,尤其是定陶县把古汜水河改名为现今的汜阳河,把河东岸的土堌堆、受命坛,认为是汉高祖刘邦即位的地方。
刘福潭说,因为有关刘邦登基当皇帝的记载,《史记》最早,所以关于“汜”字的误传,应该出自《史记》,可能因为司马迁的正书“藏在名山,副在京师”,以前的书都用竹简传抄,应该是后人抄写时候的错误,或者说字迹受损导致这样的错误。后来的《资治通鉴》和《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则改为“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所以可以肯定一点是刘邦当皇帝应该在“汜”水之阳。
山东定陶遗址与史书记载不符?
刘福潭浏览了《史记》《前汉书》、《资治通鉴》等书籍中关于刘邦即位前后的经过,发现所有书籍有个共同点“汉王还,至定陶”,他说其实当时刘邦是去埋葬项羽,在回荥阳成皋大本营的途中,到定陶主要是为了夺取韩信的兵权,而并非在此登基当皇帝。
为此刘福潭专门到山东定陶考察,发现汜阳河距离城镇10多里地,又是野地河边,没有任何皇帝即位的其他遗迹,而且官堌堆在河的东边,这和史书记载“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不相符。
荥阳出土“皇王万岁砖”佐证刘邦登基地
而在荥阳,现保存的《重修汜水县志》也有记载“楚汉相距成皋,分指鸿沟,东楚西汉,成皋本汉王先得之地及汉灭楚,高祖即位于汜水之阳,置成皋县于虎牢。”
《重修汜水县志》记载,民国十一年,汜水城被大水淹没,在拆旧城墙的时候,在城的西门挖掘出一块残砖,上面刻有“皇王万岁”类似皇帝登基祝贺的词语。
刘福潭认为“皇王万岁砖”是破解汉王刘邦即位皇帝的重要佐证。刘邦即位应在荥阳市汜水河北岸,玄武灵台太和宫南边,龙山西北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