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5版:郑州民生
3  4  
PDF 版
1977年的语文试题,您答答试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晚报邀你走进30年前的高考考场
1977年的语文试题,您答答试试

中原网  日期: 2007-04-24  来源: 郑州晚报  
  1978年11月,人民大学78级农经系农经管理专业第4组同学在学校门前留影,前排右三为葛有彦。 晚报记者 马健 图(翻拍)
  两种办法

  参加考试

  一、参加本报组织的特别考试 报名热线:67659999 考生年龄不限

  二、看看本报刊出试卷考题,把答案发送到电子邮箱:8861066@qq.com

  本报讯 弹指一挥间,30年匆匆过去。当年的考生眼角已爬上细纹;如今还在拼杀的考生依旧风华正茂。高考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难忘记忆,又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相隔30年,郑州晚报发起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考试——“我们同答30年前的那份试卷”。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试题会是什么样?在绝大多数考生没有手表的年代里,考试又是如何进行呢?郑州晚报将模拟组织一次30年前的高考,考生年龄不限,无论是曾答过1977年高考考题,还是今年将要踏上高考之路,或是从来没有走进过高考考场的人……我们只为重温当年的岁月。

  不同年龄层次的考生会有着怎样不同而又相似的经历:年老的考生能否找到当年的青春岁月?年轻的考生能否触摸高考的历史脉搏?

  考试当天,我们还将邀请1977年高考见证者及相关的历史性人物欢聚一堂!如果你还保存有当年高考的复习资料、练习簿、日记、体检表、准考证、录取通知书、高考试卷、老照片、毕业证……也可拿到现场与大家一同分享。

  报名考试热线:67659999,考试地点:郑州晚报16楼,考试时间:4月28日。

  本报刊登出1977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你也可以参与答题,把答案发送到电子邮箱8861066@qq.com。

  昨日上午,一名老人带着一份极具纪念价值的纸张气喘吁吁跑到晚报

  这份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

  是60岁葛有彦老师送来的

  他还回忆了30年前高考情况:报名费5毛钱,报考志愿可填3所学校

  今年60岁的葛有彦老师,看到晚报刊登的“征集《恢复高考30年》故事”后,便开始翻箱倒柜。他翻出了1977年使用过的一个笔记本,本子已经泛黄。第一页记载着他参加高考的分数,记者看到1977年高考失利受挫后,1978年高考以402.5分成为全县第一名,葛老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在葛有彦老师翻箱倒柜的时候,竟然找到了一份197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昨日上午,他气喘吁吁跑到晚报,把这个极具纪念价值的试卷交到了我们手中。尽管已经30年了,里面的字迹还很清晰。

  “白卷英雄”之风让他与高考失之交臂

  葛老师说,他1966年从郑州一中毕业后,支边到西藏军区生产部雪巴农场做起了工农兵。1972年,工农兵走进大学的事情,让他心潮澎湃。“我想那是先进人物的事情,离我很遥远,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在西藏自治区拉萨举行,从农场坐车到拉萨需要两天时间,当时农场没有名额,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想只有到了拉萨才有希望。”

  于是,葛有彦提前两天出发来到了拉萨郊区,考试当天的凌晨,他徒步出发走到了考试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高招办的乔兴义干事。“我说我很想上大学,也许他没有遇到过像我这样没有单位推荐就自己跑来的年轻人,他很感动,为我办了准考证。当时我双手接过准考证,就像捧着一只小鸟,生怕它飞掉。”

  经过考试,葛有彦的成绩位列全自治区第二名。“我以为心愿终于达成了,没过几天,报纸上‘白卷英雄’的文章也出来了,成绩突然不算数了,我还是没能去上大学。”

  

  两位老师的热心相助,成了他这辈子的骄傲

  1977年恢复高考, 葛有彦心里憋着的那股劲终于得到了释放,他努力地复习着。然而,最后却以两分之差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那次考试中,一道题我犯的错误,我终生难忘。”

  1978年,葛有彦再次参加高考,此时他在水库工地干活,常利用工作之余跑到十里之外的王屋高中找老师请教。“我记得,有一名杨老师,他给我解答的题目中,有一道是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河流、气候的差别,没想到高考时还用上了。另一位老师还告诉我,现在很兴毛主席的实事求是之风,可以多往这方面想想,那一年高考的论述题正是‘实事求是’。”

  这两位老师的热心相助,成了葛有彦这辈子的骄傲。

  回忆30年前

  高考轶事

  葛老师回忆,当时的报名费是5毛钱,报考志愿可以填3所学校,每科考试时间是120分钟。考场里面没有表,当时买得起表的考生也没有多少(当年他每月工资41元),每场考试临交卷15分钟前,监考老师会提醒一次,此时很多考生会脸色大变,很多题目还未完成。

  葛老师说,那一年他到公社上考试,发现俄语考场上竟然只有他一个人,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两名监考老师,这种恢复高考初期的特殊现象如今让他印象深刻。

  河南省1977年

  高考语文试卷

  必作题(30分)

  (一)改正下列病句(8分,每小题2分。要针对原句中的毛病加以改正,不能另造新句。)

  1.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接受学习雷锋同志的号召。

  2.王铁人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3.在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出现了老师爱戴同学、同学尊敬老师的新气象。

  4.由于工人甩开膀子大干,这个厂的生产任务已经提前实现了。

  (二)、问答题(7分,两题任作一题)

  1.毛主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标准及其关系是什么?我们无产阶级对文学艺术的要求是什么?

  2.简要说明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论“打落水狗”》)的主题思想和学习这篇杂文的现实意义。

  (三)从下列两段文言文中任选一段,译为现代汉语。(15分。要按原文顺序逐句翻译,不能概括意译。)

  1.(陈胜,吴广)召令徒属曰:“公等遇水,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节录自〈陈胜起义〉)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节录自〈劝学篇〉)

  参考题(20分)

  (参考题是为了考察考生的自学情况,分数另计,加入各门课程成绩总评。)

  简要分析陈毅同志《梅岭三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梅岭三篇(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说明:分析只要切实,深刻即可,不要求和答案完全相同。

  作文(70分)

  (两题任做一题,不要做诗歌)

  一、我的心飞向了毛主席纪念堂。

  二、为抓纲治国初见成效而热烈欢呼。

  作文提示:

  一、要从“飞”字着眼,来表现丰富的想象力和急切渴望的心情。取材要着重描写个人想象中对毛主席纪念堂,特别是对毛主席遗容瞻仰的印象和感受,赞扬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毛主席逝世后不久,即作出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完全符合全国人民愿望的英明决定。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

  应按文艺散文的体裁,侧重抒情、描写。虽然内容想象的成分较多,但也应当写出“飞”向毛主席纪念堂的空间部位和时间过程。(题材既属想象,所写情况与实际是否完全一致,可不必苛求。)

  二、要赞扬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伟大意义,热情歌颂一年来各方面已经实现了初建成效的事实和大好形势。写成效可分写各个方面,可侧重写某一个方面,也可总面结合,既概括又具体地写。面对大好形势,要抒发个人无限喜悦的心情,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表达方式主要应是说明和议论,兼有记叙、抒情成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