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10版:冲刺·家长心得
3  4  
PDF 版
看父母咋教育出优秀学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看父母咋教育出优秀学生

中原网  日期: 2007-04-26  来源: 郑州晚报  
  家长在考场外焦急地等待孩子 资料图片
  家长们说:教孩子学做人、尊重孩子兴趣、让孩子懂得感恩、对孩子的要求别总挂在嘴上……

  □晚报记者 张勤 袁帅 见习记者 张竞昳 李丽君 刘涛/文 晚报记者 常亮/图

  核心

  提示

  在每年初三毕业生参加中招考试期间,最紧张的不是学生,反而是家长。其实,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太多,用实际行动去默默地支持,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本报采访的这些优秀学生的家长无一例外地表示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培养孩子的为人处世能力

  “说起孩子的学习,我可能不算是称职的母亲,对孩子一直都没有怎么管。”——董方圆的妈妈茹秀敏

  郑州四十七中董方圆的妈妈茹秀敏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一名教师,她告诉记者,她和方圆的父亲最关心的是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做人才是第一位的,从小培养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接人待物要态度宽容、大度积极、不狭隘。好的性格和品质能够使孩子受益终身。”

  茹秀敏认为,孩子在学习方面以校园教育为主,老师们都很负责,有自己一整套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督促孩子学习。做家长的就是多和孩子沟通,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孩子有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当然,后勤工作一定要做好,给孩子一个棒棒的身体。

  董方圆从小就很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学习态度也很积极自觉,成绩一直不错。茹秀敏说,这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学会梳理孩子的心情

  “我们还比较重视培养她的竞争意识,学习无止境,要坚强坚定坚持。”——余雅莉的爸爸余途骋

  郑州五十一中的余雅莉家境不是很好,父母比较重视雅莉的人生观教育。在父亲余途骋眼中,雅莉是一个从小就很懂事的孩子,不会和同龄人攀比吃穿。在学习方面,尽管望女成凤,雅莉的父母却从来没有给过她压力,“过程是最重要的。”

  从小学开始,雅莉爸爸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的独立思考能力,遇到问题尽量让雅莉自己解决。

  “鼓励,决不打击”是余途骋的“育女心经”,如果孩子没有考好,情绪就会低落,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给孩子梳理好心情,不能让孩子陷入自责的怪圈。余途骋说自己和女儿是朋友,关系非常融洽,雅莉平时有什么心事就愿意给家里讲,大家彼此之间很平等,交流起来就容易很多。

  从来不指挥孩子

  “我一直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杨元辰的妈妈张英

  杨元辰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郑州外国语中学全年级的前三名,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作为家长的张英女士有哪些好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呢?“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先学会做人。”张女士说,这是她和元辰的爸爸教育孩子的宗旨。

  

  先教孩子做人再谈学习

  张英和爱人对杨元辰的教育有自己的宗旨,那就是“先学会做人再好好学习”。她说,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而言,成绩不好是次要的,关键是这个孩子是否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是否学会了做人。这就需要家长的教育。“孩子的性格、心理健康向上,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学校,杨元辰是班长,张英和爱人就和她说要大公无私,做好班长的职责,不能斤斤计较。

  

  把最好的一面给孩子

  教孩子做人也不能光说教,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张英说培养孩子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心态,做家长的就需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出不好的一面,否则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学到大人身上不好的习惯。她建议家长们在孩子面前多使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不要太过激。

  另外,家庭是否和睦对孩子影响很大。“据我了解,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孩子也会变得孤僻,心理上可能会有缺陷。”

  

  指挥孩子常会适得其反

  据了解,张英在家里从来不会对女儿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也不会给孩子制定一个目标,告诉孩子“你必须要达到这个目标”。即使对女儿将来要走的路有自己的计划,张英也是把这个计划埋在心里,不告诉女儿,只是从旁边悄悄地引导孩子。

  “有一天元辰和我说了她的计划,考上外国语高中,三年后再上清华或者北大,本科读完再申请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张英说,原来女儿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感恩教育激励孩子

  “快要考试了,孩子本来就比较紧张,做家长的不要整天把要求和目标挂在嘴上,这样做只能无形中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张开翔的妈妈李桂萍

  李桂萍的儿子张开翔是郑州二中高三的学生,张开翔升高中时的成绩是全校第一名,目前,他已经被保送到同济大学。毫无疑问,张开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那么,作为母亲的李桂萍在教育孩子时有什么独到之处呢?她的回答是:“其实每个做妈妈的人都知道如何关爱孩子,关键在于能否坚持。”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李桂萍认为,家庭教育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另外,学习目标要明确,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就能够事半功倍,避免做无用功,徒劳一场。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还要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用正确的方法关爱孩子,孩子的大部分压力都来自于家长,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一个平等交流的基础,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

  

  考前不和孩子谈学习

  李桂萍说,家长更多时候要默默无闻,给孩子做好后勤工作,比如,在孩子做作业时,给他倒杯水等,举手之劳却能让孩子倍感温馨,比嘴上不停唠叨好多了。

  “在考前,一个明智的家长一定不要总是提孩子的学习,而是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家长和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孩子心中有感恩之心,就自然会主动学习。”李桂萍说。她认为,教孩子如何与同学相处很重要,与周围的人们相处好了,孩子心情就会好,有利于他专心学习。

  陪着孩子一块儿学习

  “每天晚上9点,我们家就停止一切其他活动,开始一起学习,孩子学习到几点,我们也学习到几点。”——姚可隆的爸爸姚继洲

  父母与孩子相处,关系就像朋友。姚继洲和李艳是学校公认的最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们的儿子姚可隆也就成了一○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羡慕的对象。

  姚可隆的父母在教育儿子时非常以身作则。父亲姚继洲告诉记者,孩子小时候他们就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不管让孩子做什么,我们都会一起做,这样孩子就会以父母为榜样,做起来就比较有精神。”

  母亲李艳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她非常注重和孩子交流,每天的晚餐时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沟通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环境比较轻松,谈话比较容易进行。”李艳说,调节孩子情绪非常重要,晚餐沟通时间就是她观察孩子情绪的时间,如果儿子情绪不好,就说明有问题在困扰儿子,自己就开始想办法弄清楚儿子的问题,能解决解决,不能解决的话,就给他讲些开心的事,感染他有个好的情绪。

  按孩子的兴趣请家教

  “现在的孩子压力都很大,家长们不要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陶豫娇的妈妈乔虹

  重抓两点、内紧外松是陶琳、乔虹夫妻的秘诀。两点指的是弱项和强项,内紧外松是重视孩子学习,但绝对不给压力。

  陶豫娇在四十七中读初三,物理相对薄弱,父母在征求了她的意见之后,给她请了家教补习。英语是豫娇的强项,她特别喜欢,为了发挥孩子的优势,他们给豫娇找了一个英语很棒的大学生,“每周末都会陪豫娇做两个小时的英语交流,所以她的英语听力和口语都很好。”乔虹说,在请家教的问题上,因人而异,关键要看孩子的态度,假如孩子很排斥这种课外补习的方式,还是不请家教为好。

  豫娇喜欢绘画,家长从不反对,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家里也是全力支持。“遗传、环境、教育是影响孩子成才的三个方面,我觉得家庭环境很重要,孩子很容易被潜移默化。”乔虹这样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